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馬街書會:延續700年的曲藝之約

馬街書會:延續700年的曲藝之約

新華社鄭州3月2日電(記者牛少傑)「笑語江南客,無聲塞北人。寶豐有相會,馬街賞書琴。」從元朝起,每年正月十三,全國各地的說書藝人便負鼓攜琴,趕到河南省寶豐縣馬街村說唱,這一活動被稱為馬街書會,700年不曾中斷。

今年的馬街書會延續了以往慣例,在馬街村的一處麥田裡舉辦,主要內容包括馬街書會優秀曲藝節目展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曲藝展演等七項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千餘名曲藝藝人集中展示了河南墜子、天津快板、京韻大鼓、山東琴書、鳳陽花鼓等數十種曲藝曲種。

馬街原名馬渡店,歷史上是「商賈雲集、物產集散」的繁盛之地。元朝延祐年間,馬街書會拉開了延續至今的大幕,它的表演形式粗獷質樸,具有獨特的民間藝術表演魅力和濃厚的漢文化底蘊。

近年來,傳統曲藝出現衰落的現象,馬街書會也曾遇到參會藝人規模減小的情況。自2006年馬街書會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後,當地不斷加大投入。據寶豐縣文化廣電旅遊局局長金曉輝介紹,當地以「搶救、保存」為目的,組織了專業錄製機構對馬街書會現場進行全方位影像記錄保存,並對前來趕會的民間藝人發放交通和困難補貼,使民間藝人蔘會熱情不減當年。

「看完話劇《老街》,知道了馬街書會的歷史後,感覺很震撼。」鄭州市民李娟說,「第一次來馬街書會,在這裡看到了原汁原味的民間曲藝表演,希望馬街書會能傳承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