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兒童健康不容忽視,減肥刻不容緩!
當今,現代文明和高科技的飛速發展,為人類帶來了富裕的生活,隨著千千萬萬對父母對孩子全方位的呵護,世界各國「哺育」出來的肥胖兒童越來越多。
據有關資料表明:目前全世界肥胖兒童已有一億多,且以每五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在增長。我國的肥胖孩子也居高不下,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的肥胖兒童已佔兒童總數的10%,單純性肥胖兒童較10年前增加了近6倍。
兒童肥胖的危害
高胰島素血症
肥胖兒童普遍存在高胰島素血症,為維持糖代謝需要,長期被迫分泌大量胰島素,導致胰島分泌功能衰竭,引起糖尿病。
血脂高
肥胖兒童血脂明顯高於正常兒童,而血脂紊亂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高危因素。
易患呼吸道疾病
肥胖兒童胸壁脂肪堆積,壓迫胸廓擴張受限,順應性降低,橫膈運動受限,影響肺通氣功能,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易誘發脂肪肝
重度肥胖兒童脂肪肝發病率高達80%,兒童肥胖是誘發脂肪肝的重要危險因素,高血壓、高血脂是肥胖兒童發生脂肪肝的危險信號。
易患消化系統疾病
肥胖兒童消化系統疾病的患病率(15%)明顯高於正常兒童(4%)。
智商低
肥胖兒童的總智商和操作商低於健康兒童,其活動、學習、交際能力低,久而久之會出現抑鬱、自卑使兒童對人際關係敏感、性格內向、社會適應能力低,影響兒童心理健康。
免疫功能低下
肥胖兒童的免疫功能低下,尤以細胞活性明顯降低,因而易患感染性疾病。
性早熟
肥胖兒童血睾酮含量(男性)及血清脫氫表雄酮硫酸酯含量(女性)明顯高於正常兒童,體脂增多可引起腎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多,使下丘腦對循環中性激素閾值的敏感性降低,出現性早熟,性發育提前可引起性意識,會較早產生對性的迷惑、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影響兒童學習和生活。
營養師提示您:吃動兩平衡,細節決定成敗
那麼家長到底如何幫助孩子控制體重呢?營養師指出,我們應該針對肥胖的特徵——過度營養、體力活動少,採取具有針對性的辦法。
過度營養
過度營養不僅指吃得多,還包括吃得次數多,飲食行為(包括家長的餵養行為)不正確。
正確做法:肥胖兒童應多吃一些含渣食物(芹菜、胡蘿蔔等),少吃或不吃含熱量高而體積小的食品,像巧克力、炸雞翅等就屬於體積小但是熱量高。再比如進食方式,胖孩子一般吃得快,針對這一行為習慣,家長應提醒孩子每一口飯至少要咀嚼20下,每一餐飯也要吃15-20分鐘。喝水也應該是小口喝。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少吃細糧
體力活動少
很多胖孩子動一下就上氣不接下氣,再就是很多胖孩子跑起來會傷膝蓋,所以選擇什麼樣的運動方式比較適合胖孩子,這是一個十分考驗醫生技巧的項目。
正確做法:首先應測試孩子的心肺有氧能力。給孩子開出的運動處方,應選擇中等運動強度的運動方式(最大心率的50%-60%),並且找出孩子感興趣的運動方式,甚至把運動改造成一種競技遊戲,讓孩子能夠被動變主動參與其中。每天訓練30分鐘,每周訓練5天,一個療程12周。
值得家長注意的是,能對減少脂肪起作用的運動是移動身體的運動,如走路、跑步、跳舞、打球、游泳等。而且參加同樣的運動,下午與晚間比上午多消耗20%的能量,最好安排下午做運動,這一點對於減肥很有用。


TAG:輕易圈營養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