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驚蟄——春雷響,萬物長

驚蟄——春雷響,萬物長

驚蟄

「一鼓輕雷驚蟄後,細篩微雨落梅天」,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驚蟄過後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雨水漸多,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這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農諺「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

古代將驚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為鳩。」「倉庚」指黃鸝,「鷹化為鳩」指古人認為動物之間會發生變化,看到鷹少了,鳩(可能指布谷鳥)多起來,意思是說驚蟄是到了桃花盛開、黃鸝鳴叫、布谷鳥飛來的時節了。

驚蟄之後萬物復甦,春季與五臟中肝相應,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生可順應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令五臟平和,使身心亦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

驚蟄過後,氣溫會逐漸升高,人們容易感到睏乏,這就是俗稱的「春困」。在這時更應該要保證良好的睡眠,才能夠有充沛的精力工作生活。睡前可以泡腳,使身體適當的活動,進行舒展,緩解白日的疲勞,應保持心情平靜,不易長時間的思考。

《素問·四時調神大論》論述春季養生提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意思是說,春季萬物復甦,應該晚睡早起,在室外適當散步,強身健體。正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在人體正氣強盛的情況下,邪氣不易侵入機體,所以適當的鍛煉身體十分必要。

驚蟄時節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可多食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魚、油菜、菠菜、水蘿蔔、木耳菜、芹菜、山藥、蓮子、銀耳等食物。

GIF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希望對您的生活有所幫助,覺得好的話記得分享哦~

文/編輯:王軍(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盧秉久張艷 的精彩文章: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大寒

TAG:盧秉久張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