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在書法發展過程中,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草書藝術化

在書法發展過程中,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草書藝術化

漢字的書法兼具書寫功能即傳達信息的功能和美學功能即作為藝術的功能。它最早的功能是書法,也就是中國自己的速記學,快速書寫。以後人們更注重它的藝術特徵,忽略了它的實用性,這是中國文化傳統的缺失。

到了近代,這種傾向更為強烈,草書似乎已經完全失去了其實用功夫,只剩下藝術功能了。聽比較了解書法界大賽的朋友講,現在草書評獎,寫的人不一定清楚自己在寫什麼,評委也不太知道他在寫什麼,再加上花里忽哨的邊框,就可以得獎。我看過的一些得獎作品,也得出了這樣的感覺。若依這種審美標準和審美的流程,歷史上的草書名家如懷素、張旭等人到了現代想獲獎?還是再一邊兒上玩兒會兒吧!

這種把草書完全藝術化的傾向是十分害人的,它使草書既失去了本來的文字交流信息的功能,又不能像真正的繪畫、攝影等一樣成為藝術,僅僅是一些線條的美化,而且是誰也看不懂的美化。類似於一種能打敗所有世界冠軍的小無賴一樣,他和足球運動員比鋼琴,和鋼琴演奏員比足球。這種把草書藝術化的觀點也是這樣的無賴,到了書法界說它是藝術,到了藝術界又說它是書法。這是一種不認真、不謙虛的藝術思想。

所以,作為書法的草書,應該有雙重的功能。其一是書寫的功能,可以稱為書寫的方法,也可以簡稱書法。其二是藝術的功能,是人們審美的需求,可以稱為書寫的藝術,也可以學一下韓國和日本人,稱之為書道。

在時下的中國,人們已經習慣於把「書法」稱為藝術的代名詞,更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可以繼續用這樣的名詞指代書寫的藝術,但它的傳遞信息的功能決不應該被泯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品評 的精彩文章:

中國書法發展到今天,準確的說已經被現代人「玩」壞了
寫書法作品,難道真的需要刻意去整嗎?我有點不會了

TAG:書畫品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