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樓夢》是怎樣寫成的 「增刪五次」是關鍵

《紅樓夢》是怎樣寫成的 「增刪五次」是關鍵

《紅樓夢》是怎樣寫成的 「增刪五次」是關鍵[2018/3/2]《紅樓夢》是怎樣寫成的

——專訪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杜春耕先生

本報記者 劉劍

編者按

「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廣大讀者喜愛。但數百年來,《紅樓夢》流行的同時,一系列難以解釋的謎團也深深困擾著紅學愛好者和研究者,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作者與成書問題。人民文學出版社日前推出「四大名著珍藏版」,其中《紅樓夢》署名為「曹雪芹著,無名氏續」,引發社會關注。

為此,記者採訪了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杜春耕先生,請他為我們講述《紅樓夢》是如何寫成的,以期引發對《紅樓夢》作者與成書問題的進一步討論。

考證與索隱之爭

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杜春耕先生一直痴迷紅學,他購買與收藏了大量珍貴的《紅樓夢》版本及資料。一談到《紅樓夢》,杜春耕就難掩激動之情:「在四大名著里,只有《紅樓夢》單獨成了一門學問,叫作『紅學』。但是,也只有《紅樓夢》存在的疑問最多,許多令人不解的謎團至今仍未能解開。比如數百年來,我們一直在爭論曹雪芹到底是誰?曹雪芹是《紅樓夢》的作者,這是毫無疑問的,但《紅樓夢》的作者是否只有曹雪芹一人?這些問題我們都沒有搞清楚。紅學首先應當是研究《紅樓夢》作者與成書的學問,但是百年來,我們一直在蔡元培與胡適的索隱與考證之爭的圈子裡打轉,沒有走出胡適對《紅樓夢》作者的考證結果。」

藝術中國

20世紀初,以蔡元培為首的索隱派和以胡適為首的考證派關於《紅樓夢》的爭論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影射與索隱是中國文學創作、批評的一個傳統,《紅樓夢》開篇即說「作者自云: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因此探索故事背後隱去的真事,也不能說是全無道理。蔡元培認為,《紅樓夢》的主要人物都生活於康熙時期,「作者持民族主義甚摯。書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於漢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而對自己的《石頭記索隱》,蔡元培很有信心:「自以為審慎之至,與隨意附會者不同。」但是,這一理論並不被主流學界所接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中國 的精彩文章:

TAG:藝術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