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個人信息被盜用 2萬海淘額度被用光

個人信息被盜用 2萬海淘額度被用光

本周有哪些隱私大件事?

黃金貸等5家網貸平台存在高危漏洞

身份信息被冒用 海淘額度說沒就沒

大數據成網路公司「殺熟」武器


黃金貸等5家網貸平台存在高危漏洞

3月2日,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互金專委會」)發布最新的互聯網金融網路安全漏洞巡查報告。報告提及,近期,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台巡查發現,部分網路借貸平台網站存在高危漏洞,存在敏感信息泄露、竊取、篡改等隱患。

報告點名5家存在高危漏洞的網貸平台,建議儘快修復。這五家網貸平台分別是黃金貸、金元所、愛嘉富、金豆子、融金雲。

互金專委會發布的報告。

2日下午3點,隱私護衛隊從互金專委會官網了解到,截止2018年2月底,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台監測數據顯示,收錄互聯網金融網站達到49255個,發現存在異常的互金網站達到21227個,有705個系統預警高危,已發現的互金網站漏洞達1351個。

互金專委會表示,互聯網金融信息系統在運行過程中一旦發生數據泄露、盜取、篡改等事件,會使各方蒙受巨大損失,甚至影響經濟和社會穩定,建議各企業按照相關規定要求,切實加強網路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身份信息被冒用 你的2萬海淘額度說沒就沒

原本想海淘商品,不料下單後,隔天卻被客服告知,2萬元跨境電子商務額度已經用完,近日,來自上海的李先生向媒體反映,有人冒用他的名字和身份證號,盜用其海淘額度。

跨境電子商務年度個人額度查詢平台。

在海關總署下屬的跨境電子商務年度個人額度查詢平台上,李先生髮現,被用光的2萬額度中,僅有1500元的消費記錄是自己的,其餘18500元的額度被他人冒名用完。除了一些小型電商平台外,有人還通過幾家大型電商平台,用他的名義進行清關。

據悉,自2016年4月8日起,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正式實施,規定單次交易限值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20000元。也就是說,每個人每年「海淘」額度都只有20000元,如果超出需要繳納嚴格的關稅。

隱私護衛隊發現,海淘額度被盜用的事情,時有發生。有電商平台工作人員透露,為了避稅進貨,一些商家會在網上查找他人的身份信息,並使用其額度海淘,而他們基本不會核實該身份信息是否由本人操作。

個人信息究竟是如何泄露的?李先生至今想不通,他表示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對信息的使用進行核驗,並對冒用個人信息的平台進行處罰和約束。

大數據成網路公司「殺熟」武器

近日,有微博網友講述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稱在旅行服務網站上,自己出差常住的酒店,一個房間常年售價在380-400元,然而他在酒店前台詢問得知,現在是旅遊淡季,價格僅需要300元左右。該網友讓朋友用自己的賬號查詢售價,顯示的果然是300元,而他用本人的賬號看卻還是380元。

300元的酒店房間,老客戶卻要價380元。這種利用大數據「殺熟」竟是網路公司的潛規則,普遍存在於通訊、住宿、電影訂票、打車和網購中。

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北京郵電大學網路空間安全學院教授楊義先表示,用戶在網上說的話,發的微信微博,手機定位系統留下的路線圖等信息,其實都是大數據的組成部分。在他看來,從某種意義上講,大數據挖掘就是由機器自動完成的特殊「人肉搜索」,只不過不局限於抹黑或頌讚個人,而是應用於明確的目的,比如為商品銷售者尋找最佳買家,發現數據之間的規律和關聯。

上述網友表示,通過讓渡部分個人隱私,大數據可幫助人們做最優選擇,但是很多互聯網企業以此為利器,將用戶的消費習慣打上無數標籤,比你都了解自己,然後謀取不屬於他們的利益。

楊義先說,「就現實情況來說,大數據隱私挖掘的殺傷力,已遠遠超過了大數據隱私保護所需要的能力。」他建議,應採取措施對一些惡意的大數據挖掘行為施行監督和管控。

文/李玲 (綜合央廣網、科技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推動空間站商業化 美國面臨三重挑戰
媒體溝通會馬化騰金句連連:把身份證港澳通行證都裝進手機

TAG: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