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水下巡航導彈」曝光:潛深一千米 航程一萬公里

俄「水下巡航導彈」曝光:潛深一千米 航程一萬公里

今年1月13日,據美國防務新聞網公布的美國《核態勢評估報告》非密版草案披露,俄羅斯正在發展具備核打擊能力的無人潛航器。而早在2015年9月,就有美國媒體報道稱俄羅斯可能發展一款可攜帶核武器的無人潛航器,這種無人潛航器稱作「狀態-6」,長度5至7米,下潛深度可達1000米,航行距離可達1萬公里,最大速度能夠達到56節。其可對美國沿海地區造成嚴重威脅,主要用途是製造一個大範圍的放射污染區域,這一區域在長時間內將不利於進行任何軍事、經濟活動,通過這一方式可破壞敵國沿海區域的重要經濟設施等。

無人潛航器,也可稱為無人潛艇,實質就是可以在海中自由活動的機器人,長期以來其發展備受各國重視,主要在於其性能優勢:一是體積小,重量輕,戰場毀傷概率小;二是隱蔽性好,機動靈活;三是具有多功能性,能執行不同的任務;四是可執行危及有人駕駛潛艇和潛水員安全的任務。

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便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代無人潛航器,安裝有水下電視攝像機、聲吶和打撈機械手等設備,採用電動推進裝置,最大工作深度超過2000米。進入90年代後,世界各主要海軍國家相繼開發出多種類型、用途廣泛的無人潛航器,其中以美俄為最。

「狀態-6」首次披露是在俄羅斯電視台播放的一檔關於俄總統普京在索契主持召開軍事工業委員會會議的節目中,當鏡頭對準一位在座的俄軍高級將領時,其正在翻閱的會議文件資料被拍攝下來,而資料顯示了「狀態-6」的設計外形和部分基本信息。

在泄密文件的下方列出了「狀態-6」的指揮控制系統組成情況,支援艦艇包括20120型常規動力潛艇和20180型救援拖船。而最底部則是該系統的研製試驗時間表,可以看到整套系統將在2019年完成設計,國家試驗時間則被規定為2019-2020年間。另外文件上方可以看到有兩艘核潛艇的側視簡圖,其中一艘上層甲板載有類似深潛救生器的設備,且艇體底部掛載有一艘稍小的特種潛艇,由此可以判斷「狀態-6」應該是通過潛艇釋放並加以控制的。

有分析稱,「狀態-6」若研製成功,將會成為一種令人生畏的武器,其攜帶著核彈頭,通過遙控裝置或者自動控制,可以攻擊任何國家的沿海軍事基地,或者用於港口封鎖等。雖然目前核彈頭只是作為威懾力量而存在,但是研製水下無人潛航器卻可以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預計在未來的戰場上,水下無人潛航器或者水下無人作戰平台,將會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作戰力量。所以近年來,各國都加快了發展步伐,發展重點也從單一用途、專用型,轉到了多用途、通用化上。(利刃/老章魚)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君仕米林 的精彩文章:

中國一神秘隱身無人機首飛成功 用途讓美直呼我都還沒做到
俄再窮也不出售的非賣品武器 為何如今開始積極出口各國

TAG:君仕米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