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面對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家長如何把控管制和放手的度呢?

面對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家長如何把控管制和放手的度呢?

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擔心:現在功課壓力很大,孩子玩得過度了,耽誤了功課學習怎麼辦?到底該如何把控管制和放手的度呢?

一方面擔心孩子玩遊戲影響學習和成長,另一方面看到孩子很想玩,別人家的孩子也都在玩,如果自己家的孩子不玩,會擔心自家的孩子被群體排斥。我也同大多數焦慮的家長一樣。在讓不讓孩子玩手機?如何合理的有節制的玩遊戲這件事上糾結不已。

今天我又沒忍住對兒子發火了 而且是惡語相向。人們總是對自己比較親密的人口不擇言,肆無忌憚!我無法剋制自己的情緒,源於兒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在itunsapp遊戲購買花費金額過大。從寒假開始我把家裡一部分財務管理都交給他,是為了鍛煉他對家庭瑣事的支出結構有所了解,並能在思想上能形成正確合理支配經費的概念!今年的壓歲錢也全部歸他自己管理與支配。但結果並不好,孩子對於抵制誘惑的能力太有限,讓我大為惱火的是,他對於已經花出去的錢根本沒有概念,這樣長此以往,他將深陷泥潭之中,我都沒法子拉他出來。毅然決定手機再次歸我保管,經費的管理權我收回,壓歲錢的支配全部用於他今年的課外班學習與學慣用品經費。直到這學期結束他都不可以再次使用手機,除非有特殊情況!(對兒子來說可能有點殘酷)這回知道自己有點過分的兒子,對我今天的處理結果也無異議!因為他自己也感受到自己進入了遊戲購買的漩渦,如果我不以這種強制性的措施,他恐怕是看不清他目前的狀態!我內心雖然不認同沒收手機這個方法,但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方法。

冷靜下來,冷靜,冷靜!!!

所以兒子玩遊戲這件事,也許大多數媽媽和我的想發一樣,是讓他玩還禁玩一直都很糾結,剝奪了孩子玩遊戲的權利,孩子在與同伴相處時就少了共同語言。我們觀察到一些聚會場所,大人們聊天喝酒品茶品咖啡,而孩子們卻是人手一部手機,也不相互交流,沉浸在自己的遊戲世界中。即使偶爾的交流也僅限於遊戲的場景與技能。

當家長高高在上地指責孩子沉迷於電腦,有多少人反思過,到底我們為孩子提供了怎樣一種生存和成長的條件?

反覆思考,必須得找出一方法讓孩子善用手機到學習上而不是沉迷於遊戲!

每天定好時間玩手機,監督孩子利用手機的優勢用在學習領域,比如用手機的優質app《英語趣配音》練習自己的英語發音;《全品大講堂》來預習或者複習課堂上的學習內容;可以利用日記類app來記下一天的人生活..……,總之就是把孩子在手機遊戲的注意力轉到利用手機幫助孩子學習。但是一開始媽媽恐怕得多花點時間監督,畢竟孩子們都貪玩,稍微不留神也許重蹈覆轍又開始玩遊戲。所以在孩子成長路上最重要的還是「陪伴」,媽媽在孩子習慣養成的路上陪伴著他們,當他們誤入歧途的時候,先觀察,等待到合適的時機再把他們引導到正軌上;就像是牧羊人在牧羊,只需遠遠的觀望而不去打擾,時而去把迷途的羊引導回安全區即可。事實上不要害怕孩子們做錯事吃虧了,於是就干預到他們處理事物的過程中去,這樣孩子們既沒意識到他自己的問題所在也影響親子關係!結果往往是越管越不如意——這就是嚴格的父母往往教育出不如意孩子的深層原因。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伊建莉在一文章里說「相比控制,縱容是更理想的家庭成員相處模式。愛的最高境界是「不打擾」,它比不停地給予更讓人幸福。這一點對兒童教育、婚姻維護都是適用的。想長久維持的東西,必須給出足夠的空間。尤其對孩子,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線之上,幾乎可以同意他們去做一切願意做的事情。這樣不會慣壞孩子,生命受到的阻礙越少,成長越健康。

我知道有些家長在和孩子糾結一段時間後,感覺無能為力了,就滿臉失望地說「不管」了。不管和放棄關愛一點關係都沒有,所謂「不管」是不動聲色、沒有斧痕地管,即在不跟孩子形成對抗和衝突的基礎上,想辦法發展孩子的正面潛能。比如建立良好的親子信任關係,培養孩子愛閱讀的興趣,經常帶孩子出去旅遊,幫助孩子建立同伴交往圈子,給孩子做出好的榜樣等等。家長最多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訂計劃,但計劃如何制訂一定要聽取孩子的建議,如何執行則要交給孩子……如果你實在不知如何做,哪怕什麼都不做,也比錯誤地做要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