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會記者關心的一帶一路問題,美國人也做了個評估

兩會記者關心的一帶一路問題,美國人也做了個評估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王成至?】

距中國政府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已經過了5年,「一帶一路」究竟落實得如何,給包括中國在內的相關國家帶來的影響如何,到了一個進行階段性評估總結的時刻。在3月4日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首場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張業遂也被問到了這個問題。

發布會上,記者提問時提到,有人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的地緣戰略工具

因此,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我們看到國內外一些研究機構相繼推出關於「一帶一路」倡議實施情況的研究報告。日前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重新連接亞洲項目」向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提交的五年來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評估證詞,就是其中的一份。

之所以要關注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這份報告,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目前中美關係進入了一個敏感期,把中國當作戰略競爭對手已經成為了特朗普政府的國策,在這一背景下,美國攪局成了 「一帶一路」可能面對的最大不確定因素。正因為此,美國政策研究機構對 「一帶一路」的各種觀點,都應當引起中國方面的重視,從而對美國將要出台的政策給「一帶一路」可能帶來的影響做到心裡有底。

二是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是一家對美國外交和國防政策影響力大的智庫,在中國和亞太事務上頗有發言權。雖然該機構自命為「非黨派」的政策研究機構,但是其對外政策主張比較偏向於單邊主義和強硬路線,與美國共和黨的外交主張頗為投緣。自共和黨贏得大選以來,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成員接受政策諮詢的頻率表現較高。有鑒於此,該中心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評估,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美國現政府對相關問題的判斷。

就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這份評估報告的內容來看,可以做如下幾點歸納:

首先,與該中心一貫的作風相符,評估報告以美國的國家利益為出發點來看待「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五年來的成就與問題。報告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主觀上是服務中國的經濟利益,客觀上也確實使中國受益匪淺,主要是增強了中國與「一帶一路」夥伴國的聯繫,收穫了不少政治紅利。對美國而言,真正值得擔憂的地方在於這一由中國開啟的「新型全球化運動」,將在很大程度上採取不同於西方制定的全球化規則,導致對美國主導下的全球經濟體系進行重構,致使美國喪失現有的權勢。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成真,報告建議美國政府多管齊下加以因應,包括制定覆蓋「歐亞超級大陸」的戰略,與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等國一起,針對「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方案,提出對應的方案;利用美國在國際金融機構和其他多邊機構中的影響力捍衛西方的遊戲規則;強化美國對外經濟政策的工具作用,維護美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不過,報告沒有用純粹的「零和」思維來看待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報告指出:中國雖然是很多「一帶一路」項目的最大出資方,但並非唯一重要的行為體,放眼歐亞大陸,歐洲的投資在東歐和中歐仍然佔主導地位,亞洲開發銀行和其他多邊金融機構在中亞也有大量的投資項目,日本在很多東南亞國家的投資超過了中國,來自中國的投資與他們不存在「零和」競爭。

報告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行實際上為美國商品、服務供應商和投資商提供了商機,建議美國企業及時獲得準確的「一帶一路」項目信息,把握住機會。報告還指出,如果「一帶一路」失敗,不僅中國要付出代價,美國的經濟利益也會受損。言外之意是,美國針對「一帶一路」採取的對策,著力點不在於破壞這一倡議,而在於對其發展加以規制。

應當說,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這篇報告所闡述的觀點,在美國政策研究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只是相比於其他的相關研究,該報告把焦點更多放在經濟領域,對「一帶一路」倡議在安全領域、地緣政治、文化軟實力等方面的影響著墨不多。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是針對當前世界經濟復甦乏力、恐怖主義威脅和地區動蕩加劇、中國外向型經濟發展的環境趨向惡化等挑戰,所制定的應對方略,意在通過推動發達經濟體、新興市場以及廣大欠發達經濟體之間的互利合作,以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入點,構建 「一帶一路」沿線區域的互聯互通,拉動這一廣大區域的需求,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縮小恐怖主義和地區動蕩賴以存在土壤,為中國維護自身的經濟繁榮、實現和平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該倡議的互利互惠性質,吸引了「一帶一路」沿線70多個國家的參與,其中不乏發達經濟體的成員,中國也因為在推動「一帶一路」過程中的核心作用,其國際地位和區域影響力呈上升之勢。

今後 「一帶一路」面臨的挑戰比較可能來自四個方面:

一是導致新興強國與現有強國之間爆發衝突的所謂 「修昔底德陷阱」。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引起了現有國際秩序領導者的不安,擔心「一帶一路」的實施會導致中國主導的新秩序取代現有秩序,於是傾向於干擾「一帶一路」的建設;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評估報告或多或少反映了現有強國的這種擔心。

雖然美國在奧巴馬執政時期為在伊拉克、阿富汗重建和平而醞釀的「新絲綢之路」計劃,與中國 「一帶一路」倡議有諸多相似的訴求,然而時至今日,美國政府對 「一帶一路」仍然保持抵制的姿態,往往阻撓盟國參加「一帶一路」項目。

另一個挑戰來自於傳統的地緣政治思維,主要表現是中國周邊一些國家傾向於把「一帶一路」看作是中國的區域擴張計劃,擔心自己的地緣政治空間因此受到擠壓,希望以結盟抱團的方式予以反制。

第三個挑戰來自於正在興起的民粹主義浪潮。在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民粹主義的表現形式是把自身的挫折歸咎於全球化和外國人,由於認識不到通過全球合作改善本國境遇的重要意義,民粹主義在內政外交上傾向於採取損人利己的做法,不惜通過塑造外部威脅來凝聚國內共識,以消除民粹主義議程在國內面對的阻力。「一帶一路」面臨他國轉嫁危機的風險。

第四個挑戰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區域在發展程度、治理模式、民族關係等方面所表現出的高度複雜性,在「修昔底德陷阱」、地緣政治、民粹主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維護 「一帶一路」夥伴國之間的相互信任,必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面對上述挑戰,中國推動「一帶一路」不可能只算經濟帳,而必須評估特定的經濟行為在政治、安全、甚至文化軟實力等方面產生的效應。

就這一點而言,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評估報告提到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短板,值得引起我們的反思。例如報告認為中國的項目不太向當地人和其他國家開放、許多項目在初期缺乏透明度、中國國有企業從巨額補貼中受益,而有意參與「一帶一路」項目的外國企業感受不到公平競爭。

這些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外界對「一帶一路」的開放性產生懷疑,不利於調動其他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性,而光靠中國投入資金不僅滿足不了「一帶一路」的巨額需求,還會將中國自己置於風險之中。

我們不妨把評估報告提出的這些問題當作善意的提醒,思考如何在日益嚴峻的國際和地區環境中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交上一份合格的中國答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中國男子新加坡遭辱罵 對方:我是高貴人你連狗都不如
特朗普政府搜查非法移民,全美近百家7-11便利店遭突襲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