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利潤多寡的啟迪——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點評

利潤多寡的啟迪——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點評

今年中汽協出爐的2月號《產銷快訊》,披露了汽車行業2017年利潤等經效指標。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87,932.08億元,同比增長8.12%;利潤總額6,995.47億元,同比增長5.74%;虧損額426.26億元,同比增長24.64%。營收和利潤增幅都高過汽車銷量,營收高出5.08個百分點、利潤高過2.7個百分點。

上汽、一汽、東風、長安、廣汽、北汽、吉利、華晨、奇瑞、江淮、比亞迪、重汽、東南(福建)、陝汽、廈門金龍、鄭州宇通和慶鈴等17家重點大企業(集團)營收40,074.09億元,同比增長9.90%;利潤總額3,937.28億元,同比增長8.27%。企業(集團)營收和利潤增幅,分別高出行業平均1.78和2.53個百分點。

具體到企業(集團)的利潤總額狀況,11家高於2016年,利潤3,590.83億元,佔大企業(集團)利潤總額的91.20%;4家負增長,利潤347.04億元,占企業(集團)利潤總額的8.81%;1家扭虧為盈,利潤2.16億元,占企業(集團)利潤總額的0.05%;1家虧損,虧損額2.75億元。

新年伊始,汽車製造業不少上市公司,不乏大企業(集團)及旗下公司陸續發布了各自的經營成績單,預告了「股東凈利潤」收益。成績單是我國汽車業2017經濟運行狀況的一個縮影,有喜有憂,喜的是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很高,如上汽集團;凈利潤增幅很高,如中國重汽;實現扭虧且有盈利,如一汽轎車。憂的有幾種情況,其一無利可分巨額虧損,如一汽夏利;其二凈利同比跌幅很大,擬派息額倒十分巨大,如江鈴汽車;其三凈利寄望於政府補貼,如金杯汽車。

上汽集團和中國重汽給股民以較可貴的獲得感,在於企業在發展方向上具明顯亮點,上汽自主車企開始成為驅動增長的「新引擎」、重汽T 系列產品順應重卡高端化趨勢;不盡如人意的凈利潤,這些上市公司值得總結和吸取的教訓還真不少。

凈利增幅高於銷售

重汽受於益中國重卡市場的復甦和繁榮,2017銷售爆發。中國重汽2017銷售30.01萬輛,同比增長47.52%。其中重卡5.54萬輛+38.82%、重卡(非完整車輛)6.50萬輛+53.16%、半掛牽引車9.25萬輛+67.35%。中國重汽「預告」報喜:他們產銷兩旺,盈利大增,增幅高於銷量,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在8.37-10.04億元之間,同比增長100-140%。重汽取得如此良好業績,他們總結稱:「順應行業高端化趨勢,推出定位於高端市場的T 系列產品,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

吉利和廣汽也是凈利增幅高於銷售的代表性企業。吉利汽車凈利51.1億元,同比增長100%。年內銷售汽車130.52萬輛,同比增長63.32%。凈利增幅為何高於銷量增長?吉利的回答:「整體銷量大幅增加及產品組合改善」。其中SUV博越、帝豪GS、遠景以及轎車帝豪年銷同比均是三位數大幅增長。廣汽集團2017汽車銷售突破200萬輛,同比增長21.33%;給股東的凈利將在97.4-116.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5-85%。

凈利銷量同步增長

上汽集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42億元,與2016年同期的320億元相比,將增加約22億元,同比增長7%左右。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約327億元,同比將增約24億元,增長7.8%左右。

上汽是凈利潤與汽車銷售同步增長的代表性企業。2017上汽汽車銷售691.64萬輛,同比增長6.87%。3家整車合資車企組成行業惟一的「200萬輛俱樂部」、自主車企成為驅動上汽增長的「新引擎」、新能源車連續翻番、網聯汽車研發處領先優勢。

凈利增幅低於銷售

長城汽車2017銷售汽車107.02萬輛,同比微跌0.40%;營收1,011.69億元,同比低增2.59%。凈利潤50.35億元,同比則大幅下滑52.28%。長城汽車增長乏力,凈利與銷量、營收比較,跌得很慘。對此,長城汽車解釋凈利預減的三個原因:一是購車搖紅包等促銷,影響收入及毛利率水平;二是網路、電視和戶外等全方位廣宣費增幅較大;三是加大產品研發投入。

與長城汽車類似的,還有江淮汽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17將減少6.77億元左右,同比減少58%左右;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比,將減少8.55億元,同比或下滑101 %左右。江淮汽車認為主要原因有三個: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單台新能源乘用車補貼下降40%;乘用車銷售22.22萬輛,同比下降39.51%;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

扭虧為盈源自銷量

一汽轎車實現扭虧且有盈利,凈利潤預估2.6-3.2億元。一汽轎車表示,扭虧且有盈利得益於年銷汽車大漲,其中新車奔騰X40是奔騰品牌增長的主要來源。2017一汽轎車銷售24.03萬輛,同比增長24.40%。其中自主品牌新車奔騰X40貢獻大,入市當年銷售7.52萬輛;馬自達cx-4(2.0L)表現也不俗,年銷6.85萬輛,同比增長113.37%。

凈利營收逆向運行

江鈴汽車2017銷售整車31.0萬輛,同比上升10.32%;營收313.46億元,同比增長17.6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9億元,同比下降47.65%。凈利和營收為何逆向運行?江鈴汽車表示:加大三新(產品、技術、業務)的研發投入,加大促銷費用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江鈴汽車有個特別派息預案(擬以每10股派送23.17元現金股息,共計擬派息逾20億元),引起股市的特別關注,有人質疑豪擲20億元分紅大手筆與不盡如人意的業績不匹配。對此,江鈴汽車辯稱:本次派息完成後,公司資產負債率不超過60%,仍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現金儲備仍然充裕,派息不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和可持續發展。

凈利寄望政府補助

金杯汽車預測凈利潤為1.0億元,相比於2016年同期的-2.08億元,同比增長147.98%。金杯汽車稱,上述預測基於以下因素:一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58,400萬元,計提年度資產減資準備24,700萬元;二是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46,200萬元、計入損益的政府補助17,200萬元、計入債務重組收益5,000萬元,三項合計68,400萬元。

比亞迪汽車板塊與金杯汽車有相似之處。汽車是比亞迪重頭戲之二(之一是電子)。早在去年第三季度比亞迪在報告中預測,凈利和銷量同步下滑,2017汽車銷售40.97萬輛,同比下降17.5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40-42.90億元,下滑幅度20.03-15.09%。比亞迪盡享政策東風,每年收到數以億計的政府補貼。

呈現大幅巨額虧損

一汽夏利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為虧損,虧損金額在16.05-16.85億元間,是所有乘用車品牌中虧損最大的一家。對如此巨虧,一汽夏利輕描淡寫:主要原因是「產品結構調整尚未完成,現產品的產銷規模低,盈利能力較弱。」一汽夏利2017銷售汽車僅2.71萬輛,同比下滑29.39%,夏利在微轎市場已被邊緣化。

類似於一汽夏利的,還有海馬汽車,年銷乘用車9.85萬輛,同比下降21.59%,處於懸崖邊緣,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9.4-10.4億元。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乘聯會 的精彩文章:

車市掃描-2018年第3期

TAG:乘聯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