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莎士比亞的小花園

莎士比亞的小花園

如果不是霍加斯出版社的致敬計劃,我的記憶中,莎士比亞的作品不會被特別重提。出版社找了8位小說家聯手改寫了8部莎翁的名劇,以小說的形式基於原作構建出新的故事。《女巫的子孫》是其中一本。《暴風雨》作為原作,本就是一個荒誕輕鬆的喜劇,Magaret Atwood將故事搬到一座現代監獄,借舞台劇的上演去還原原本發生在孤島上的奇幻。為了抓住原著核心,故事安排得層層疊疊:小說本身套了舞台劇,舞台劇里又套著復仇戲。此外,喜劇色彩也得以保留。劇情跟著時間流逝進結局,主人翁的仇恨逐漸釋懷。

然而此處倒不想針對小說去闡述,既然提到了莎翁的作品,不如提提莎翁的故居。

有句流傳已久的話,據傳語出林語堂:在對世界大同理想生活的描寫中,住,是應該住在英國鄉村的。且不論出處的真假,英國的鄉村集合了我對休閑生活所有的美好想像。而莎翁的故居,屬於英國鄉村之一。

1890-1905,圖片來源wikipedia

位於Stratford-upon-avon的故居,火車可達。小鎮雖因名人的誕生變成旅遊景點,Henley Street也被各式商店填滿。但幾處故居仍被刻意留在16世紀,維持著都鐸時期的風格。

買了票從博物館的正門步入,在各式莎士比亞的頭像雕像手部特寫手稿中穿梭,不經意的抬頭,也能撞見莎士比亞的名句,不只是那句「to be, or not to be」。

步出博物館,視野豁然開朗,不遠處兩層樓高的dwelling就是文學愛好者心中的麥加。當然,沿著規定的路線環繞一圈,聽工作人員介紹內部的擺件,甚至閑聊一下莎翁的軼事也是件有趣的事,但我的重點,是樓外的花園。

曾在倫敦見識過前一秒暴雨,後一秒艷陽,當遇到整日的天晴就覺得運氣很好。而去的那天,天色湛藍,陽光下,一整個花園的鮮花正好在熱情盛放。有時,不太理解英國人的英式幽默,甚至見到他們有些暗戳戳的規矩和制度,只能大呼難以理解。但他們的園丁技藝,卻顯而易見的驚艷了這個世界。我在英國的後半個行程,被各式花園填滿。

花園的整體色澤是艷麗的,卻又不失溫馨,大概,如果,讓我每日在園中對著這些花花草草思考,也能收穫滿滿的靈感。

花園的中部有塊圓形空地,或許莎翁曾用來翹腳發獃,嗑瓜子曬太陽或和安妮手牽手談心,現被改造成工作人員的小型舞台,每天,分時段,向來參觀的人們展示莎士比亞筆下的經典。

當然,小鎮可參觀的可不止這個,另有幾處舊宅,只是距離略遠,看不懂地圖的我只有一路問了過去,再收穫一個個用美麗無法形容,有著自己特色的絢麗花園。

也許是太過開心,我已走回街口,又再度折返,帶走紀念品商店中一個圍拉夫領的小熊。

說句題外話:如果那時我能意識到某天我會寫開始寫遊記,大概會更認真的照相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星自留地 的精彩文章:

TAG:星星自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