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修復童年創傷,你可以嘗試這3點

修復童年創傷,你可以嘗試這3點

父母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也曾受到過傷害。尤其是我國上世紀70年代末出生的人,都或多或少是集體性創傷事件的承受者;而與之同時,他們接受的精神健康服務卻很少。這些創傷事件的倖存者,在對下一代的撫養教育過程中,會把創傷也帶給下一輩,也就形成了「代際創傷」。

對於創傷倖存者的後代來說,建立身份認同的過程是艱難的。幾代人生活在完全割裂的世界裡,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境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上一代的經歷、價值觀及身份都和自己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倖存者的後代在家庭以外的環境(比如學校、工作、社交場合)不斷接受新的知識和生活方式,但同時,他們又被迫捲入上一代的創傷經歷中,去接受上一代因為創傷而被極大改變或塑造的價值觀,去和這樣的父母或長輩緊密相處。

在身份的建立過程里,他們面臨著艱難的選擇:如果選擇和上一代相近的身份,會使他們自身感到巨大的衝突和痛苦;如果和上一代劃清界限,建立新的身份,又會使上一代產生強烈的反對情緒。在很多時候,他們都既想維持和父母長輩的情感聯繫,又掙扎著想要與他們區分開來。

如果你的父母或是其他長輩曾受到過重大的創傷,我們該如何做才能減輕代際創傷,與他們更好地溝通相處呢?


離開家庭,被證明是有效地減輕代際創傷的方法。如果後代有離開家在新環境中生活的經歷,比如上學、寄宿等等,會幫助他們變得更獨立,更能夠反思自己家庭的內部機制。

如果創傷的經歷能夠用適當的方式分享出來,會大大減少創傷的負面影響,例如倖存者互助組就是有效而安全的分享環境。鼓勵父母輩說出壓抑在心裡的鬱結,對他們的精神健康有積極作用。

在此之前你要確保自己的精神心理狀態是平穩的,能夠承受父母的分享,不會被他們可能的情緒巨變捲入和傷害。如果你對此有所懷疑,請不要做這件事。

「請乘客先給自己佩戴好氧氣面罩,再幫助他人佩戴」就是這個意思。

GIF


你可以試著把自己置身於父母所處的歷史環境、社會環境里,設想一下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再和他們作比較。你會理解和認識到,無論哪一代人,都很難跳脫出自己的生長環境,都會受到時代的影響而產生一些問題和局限。

一個家庭里的幾代人,生長環境可能有著巨大的落差,於是每一代人都容易陷於自己時代的思考方式。當你理解了這一點,就會減少對對方的怨恨情緒;同時,也能夠更加了解這些撫養你長大的人,知道哪些是可以學習的,哪些是不應該借鑒的。

你的父母雖然不盡如人意,可能也給你造成了一些痛苦和傷害,但在他們的位置上,他們也真的已經儘力做到了他們能力範圍里的「最好」。當你真正了解到這一點的時候,你可能感到失望,感到無盡的悲傷;但同時也會有所釋懷,可以讓你的人生真正屬於自己,開始向前了。

以上。

歡迎關注企鵝號知我幸福課,解析情感背後的心理學,陪你科學認識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我幸福課 的精彩文章:

如何分辨Ta對你是性吸引,還是愛情?
最黑暗的三種人格,你是其中之一嗎?

TAG:知我幸福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