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將軍宅前的芭茅草

將軍宅前的芭茅草

在家鄉,黃家山,不,在整個十里八鄉一一東鄉,不論姓什麼,都知道將軍大爹爹,都把將軍大爹爹當作自家的大爹爹。

將軍大爹爹是誰呢?大名叫黃鎮,曾用名黃士元,在家鄉都習慣性地叫他大爹爹。大爹爹文武雙全,傳奇可謂多矣!每個人都能說上一段。

先說武吧。1946年,大爹爹被毛主席授予少將軍銜,作為共產黨方面的首席代表,與美國方面、國民黨方面在河南新鄉執行軍事調處任務。談判桌上,自然是唇槍舌戰,大爹爹當然不會輸份,其羽扇綸巾的飄逸風度,其縱橫捭闔的卓越才能,使美方代表由衷敬佩。國民黨方面呢,見談判桌上占不到便宜,就利用共產黨談判小組的車子撞死人的偶然事故,煽動一大批在民主革命中失去土地的大小地主以及新鄉的街痞流氓包圍了大爹爹的住地,揚言非要大爹爹償命不可,大有洪水衝垮堤壩之態,黑雲圧城城欲摧之勢。而大爹爹傲然對群醜,談笑如常情,面不改色心不跳。倒是美方首席代表急了,端著機關槍橫檔在門前,大叫今天誰要是衝撞了黃將軍,機關槍不認人!其後,國民黨方面硬是無理地包圍了大爹爹四十餘天,隨時都有不測發生,而大爹爹卻臨危不懼、不亂,依然如故地組織代表團成員學習黨的歷史,分析國共雙方鬥爭的態勢,堅定對黨的忠誠,增強我方必勝的信心。隨著形勢的發展,大爹爹終於談笑凱歌還。其英雄事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拍成電影《停戰以後》。劇中那挺秀瀟洒、侃侃而談的我方首席代表,家鄉的人們都說那就是活生生的大爹爹的化身。

再說文!長征中,大爹爹用一枝畫筆描繪了那段令人難忘的歷程,飄揚的軍旗是大爹爹主持設計的,這就了不得了。更讓家鄉人嘖嘖稱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爹爹轉到了外交戰線,合縱連橫,平彌風雲,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信任。在中美剛啟動交往時,毛主席派車把大爹爹接到中南海,親自向大爹爹派任務一一當駐美聯絡處主任。毛主席說,黃鎮啦,當聯絡處主任比當大使是大是小呀?!不等大爹爹回答,毛主席習慣性地自問自答,我看是大,聯絡處主任是大大使!

從來俠義之人自有如水情懷。大爹爹始終忘不了生他愛他的故鄉,念茲在茲。他常說不愛家鄉的人就不會愛國。一次,他與尼克松總統閑聊,尼克松不無自豪地說自己的家鄉有著名的密西西比河,而大爹爹則驕傲地說家鄉有人來人往的十里長街。

其實那時家鄉還比較貧困,時不時會發一場洪水,哪裡有什麼十里長街。

大爹爹在百忙之中,在工作之餘總是抽出時間回家鄉走走看看。看童年少年上學的學堂,走訪同輩的好友,與縣鄉村幹部商討發展的規劃。他還多次站在自己的老宅子望著門前的池塘,問老年人可否記得那池塘埂原是有著密不透風的芭茅草叢?在得到老人們肯定的回答後,大爹爹陷入了沉思。

芭茅草是我家鄉一種生命線極其頑強的野草。葉片如刀劍,直指蒼穹;草根緊相連,葳蕤成陣。不怕火燒,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怕水淹,水退草青青,連綿到海角。

將軍大爹憂鬱神情的細節,多年讓人不解。鄉民中有人猜測說是大爹爹為自家的「風水」遭到破壞而不高興。倒是我的父親,一位長期奮戰農業戰線與天斗與水斗的老基層幹部說大爹爹是憂慮洪水地襲擊。

那時,上游的馬鞍山上還沒興起水庫,橫埠河也是汪洋姿肆的河。一到雨季,山上的大洪水,沖入黃家山的平原上,洪峰到處亂竄,平原頓成澤國。鄉人們最怕的就是洪水起蛟,而最厲害的蛟是美女蛟。蛟水沖走了房屋,捲走了人畜,好不厲害!父親說,他看過美女蛟,水流形成一個美女的面容,燦然,不,是陰然笑著,好像為自己的孽績而得意。但,世間上一物降一物,美女蛟最畏懼的就是芭茅草。芭茅草葉似刀劍,美女蛟撞上了,自然就土崩瓦解了。所以,鄉親們多在洪水經過的地方廣植芭茅草。

現在想起來,這也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密不透風牽連很緊的芭茅草叢至少滯緩了洪水,給人留下寶貴的逃生機會。聰明如斯的大爹爹肯定知道這樣的道理,但大爹爹不能說,畢竟是芭茅草生長的地方開闢出了糧田,尤其是在以糧為綱的年代,大爹爹還能潑鄉親們的冷水嗎?!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大爹爹絕不是為了一家的好「風水」,而是為了鄉民的好「風水」——這片土地的風調雨順和安寧!父親說,憑大爹爹當時的家境,完全能過一個悠哉游哉的一生。而大爹爹卻投身革命,甘冒殺頭的風險,跟著共產黨,歷盡千辛萬苦為窮人打天下,這就是心憂天下,胸懷萬民。公者永遠千古!

大爹爹為家鄉這片土地風調雨順和安寧的說法逐漸得到了鄉民的認同,因為在大爹爹回到北京後,就爭取來了鄉村裡十分短缺的資金,襄助家鄉興起了馬鞍山水庫,修起了橫埠河兩條如長龍的大堤,從此束縛了馬鞍山上時常衝下來禍害百姓的洪魔。

如今,大爹爹雖然身不能回來,但大爹爹的銅像巍然矗立著,日日夜夜守望著家鄉的土地。村莊邊,大爹爹門前的池塘已油然生出蓬勃的芭茅草叢;田野上,稻菽年年翻卷著金色的波浪;橫埠河裡,流水四季吟唱著歡歌;十里長街,霓虹燈閃,車如流水馬如龍……這不正是大爹爹當年所期望的嗎?!

作者簡介

王照祥,安徽樅陽人,當過老師,當過農村基層幹部。干過,哭過,笑過,現在是得過且過。就是少年時的文學夢從未變過。作品散見各類紙媒和網路平台。

圖片提供:王照祥

(文章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樅陽社區 的精彩文章:

TAG:樅陽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