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順治6子,為何唯獨將皇位傳給了康熙?其中原因你知道嗎?

順治6子,為何唯獨將皇位傳給了康熙?其中原因你知道嗎?

因為從各方面綜合來看,愛新覺羅玄燁是最合適的人選。

首先我們來看看順治皇帝的8個兒子的簡單信息。

愛新覺羅·牛鈕(1651-1652年)清朝宗室,順治第一子,母為順治庶妃巴氏,早夭。生於順治八年(1651年)一月初一日,只活了八十九天,其母為庶妃巴氏,簡稱巴氏。愛新覺羅·福全,順治十年癸巳七月十七日丑時出生,清朝宗室、將領,順治帝次子,康熙帝異母兄,庶妃董鄂氏即寧愨妃出,康熙六年正月,封裕親王。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六月廿六酉刻病故,終年五十歲,謚憲。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聖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順治帝第三子,母親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和碩榮親王(1657年—1658年)是順治帝第四子,母為孝獻端敬皇后。四皇子生下數月,即夭折,未及起名。後追封為榮親王。愛新覺羅·常寧(1657年11月04日—1703年6月7日)是清世祖順治帝第五子,生於順治十四年(1657年)十一月初四日申時生,母庶妃陳氏。康熙十年(1671年)封為和碩恭親王。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初七日去世,享年47歲。愛新覺羅·奇綬(1659~1665年),清朝宗室,順治皇帝第六子,生母為庶妃唐氏,早夭。生於順治十六年十一月,殤於康熙四年十一月初六日,年僅七歲,未予謚號。愛新覺羅·隆禧(1660-1679年),順治皇帝第七子,康熙皇帝異母弟。康熙十三年正月,冊封純親王。十四年,分給佐領。十八年七月,疾篤。不治而薨,年僅二十。愛新覺羅·永干(1660年-1667年)清朝宗室,順治皇帝第八子,生母是庶妃穆克圖氏,早夭。順治十七年十二月廿三出生,殤於康熙六年十二月初二,年僅八歲,未予謚號。

由以上可總結,在順治皇帝駕崩的那一年,當時在世的皇子有6個,分別是:

皇次子福全,母庶妃董鄂氏寧愨妃,時年9歲(全為虛歲計算);

皇三子玄燁,母孝章皇后佟佳氏,順治駕崩時為佟妃,皇后為追封,時年8歲;

皇五子常寧,母庶妃陳氏,時年5歲;

皇六子奇綬,母庶妃唐式,時年3歲;

皇七子隆禧,母庶妃鈕氏,時年2歲;

皇八子永干,母庶妃穆克圖氏,時年2歲。

以上6個皇子皆為皇位繼承人候選,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分析一下為什麼最後是玄燁獲勝。

一、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清朝統治有別於元朝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清朝統治者們被漢文化完美的融合了,清朝從入關以後,一步步的接受漢文化並不斷學習,思想逐漸向流傳了千年的漢文化靠攏,在傳位問題上自然也會受一定影響。

由此思想再來看這幾位皇子,順治皇帝先後有兩位皇后,皆無子,所以各皇子皆為庶子,無先後之分,以此來看,那麼最優選必然是皇長子福全,其次是玄燁,而此外後4個皇子皆太小,完全不懂事,若登上皇位必然涉及母家攝政或母親垂簾聽政之類的事情發生,為保萬全,所以基本可確定最後的競爭者就是福全和玄燁。

那為什麼最後卻選擇了玄燁呢?

二、清朝皇位繼承製度

清朝前稱後金,由努爾哈赤建立,而在努爾哈赤生前就創立了八大貝勒共同輔政制度,明面上是不創立繼承人避免傷亡,實則是由皇子們自行憑本事上位。在努爾哈赤死後,經過一番明爭暗鬥,最後由無明顯瑕疵,正當壯年,戰功卓著的皇太極即位;而皇太極死後,在依然沒有確定太子的情況下,在各方勢力相持不下的時候,及摻雜一些宮廷秘史的調劑下,最終由皇太極的四妃中最末的庄妃兒子福臨即位,而在當時與福臨競爭的則是比庄妃地位高的皇太極麟趾宮貴妃兒子博穆博果爾,在皇太極眾多的兒子中不免比福臨大得多的,但是都沒有競爭的資格。由此可見,在清朝皇位繼承製度中,由最初的比軍功轉移到了和平時代的參考母家的身份。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福全和玄燁的母親都是什麼身份。

福全生母:清順治皇帝寧愨妃董鄂氏,長史喀濟海女。初為世祖庶妃。順治十年癸巳七月十七日丑時生皇二子裕憲親王福全;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初四,尊封為皇考寧愨妃。

玄燁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本姓佟,原屬漢軍正藍旗,康熙時抬旗入滿洲鑲黃旗,改姓佟佳氏),生於崇德五年,佟圖賴之女。順治十年(1653年)入宮為庶妃,順治十一年(1654年)生皇三子玄燁(康熙帝)。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順治帝駕崩,康熙帝即位後,與孝惠章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曰慈和皇太后。

根據有限的資料來看,這兩位妃子在順治皇帝生前都不太受到寵愛,身份差不多,由此來看分不出勝負,接下來我們再來比較兩位妃子的母家來看皇子的出身。

福全外公長史喀濟海,目前來看資料並不多,但是可以看一下長史這個官職,這個官職設立於秦代,一般為王府內參謀之類,清朝大概正三品。

玄燁外公佟圖賴,因功封一等公,領漢軍正藍旗都統,後抬旗,為漢軍鑲黃旗。卒於順治十五年,賜祭葬,贈少保,仍兼太子太保,謚勤襄。

由此比較,玄燁母家更盛,外祖父被封為爵位最高等級別「一等公」,相較福全家是風光了很多的,由此來看,玄燁地位應高於福全。在皇位爭奪中應該也佔有優勢。

三、天花說

這一點比較關鍵,據清史料記載順治皇帝死於天花,在當時,天花基本上可以說是不治之症,無葯可醫,全靠命運是否眷顧,而順治皇帝則是剛剛死於此病,皇宮上下自然是人心惶惶,對於此病也是有陰影,必定相當希望未來皇帝不被此病困擾,而在順治皇帝的兒子中,只有玄燁出過天花,對於此病有了終身抵抗力,在這一點上,玄燁是獨一無二的。

四、聰明睿智

玄燁從五歲開始讀書識字,很快顯露出勤奮好學的天分。史載玄燁天表英俊,聲音洪壯有力。

六歲的時候,偕同眾兄弟向父皇問安。世祖福臨問皇子們最想做什麼。皇二子福全說作為一個賢王足矣。唯有玄燁說道希望效法父皇。於是福臨十分看重玄燁,自然在傳位上對玄燁高看一眼。

此外孝庄太后十分喜愛玄燁,而在順治皇帝垂死之際,孝庄的意見必然也是十分重要的。

綜上,各方因素綜合考慮,玄燁必然是最佳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周培公因功高震主被康熙棄用十一年整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周培公
康熙繼位過程:獲得孝庄太后的支持,一位外國人起了關鍵作用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