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76歲的老人被捕,康熙立馬坐不住了,馬上下令將他凌遲處死

一個76歲的老人被捕,康熙立馬坐不住了,馬上下令將他凌遲處死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四月,一群清兵衝進山東的一個大戶人家,將一位正在和東家下棋的老人抓了起來。這位老人已經白髮蒼蒼,毫無反抗之力。

清軍為什麼要抓這個老人呢?這還得從一個讓清朝統治者夜不能寐,折磨了他們數十年的名字說起。

清朝入關後,對漢族實行高壓政策,強迫百姓削髮易服,有時為達目的,不惜發動大屠殺,在華夏大地製造了許多慘案,這更激起了有志之士的反清意識。

於是,在清朝入關的幾十年中,不斷湧現出反抗清朝統治的勢力。他們為了爭取民心,尋找明朝崇禎的兒子作為他們的精神領袖,其中名字最響亮的是「朱三太子」。

崇禎皇帝共有77個子女,大多死於戰亂,只有第四子朱慈炤被李自成擄出宮後,幸免於難,後來還逃了出去。

朱三太子本來是崇禎第三子朱慈炯,但是,清朝民間的反清復明勢力為了利用宗教,獲得更大的號召力,假託崇禎第五子、5歲時夭折被封為「玄機慈應真君」的朱慈煥為朱三太子。

幾十年間,各地興起了多起打著朱三太子旗號起事的義軍,雖然都被清軍鎮壓下去,卻成了他們揮之不去的夢魘。

這些事情朱慈炤可管不了,為了活命,他把名字改為王士元,後來還娶妻生子。幾十年中,一有風吹草動,他便帶著家人搬家,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崇禎之子一直是朱慈炤心底最大的秘密,按理說他應該到死也要守住它。可是,在一次喝酒時,他無意中向好友透露了這個秘密,哪想到這件事很快就傳開了。

一個叫念一的和尚聽到這一消息,馬上扯起大旗造了反。朱慈炤知道大禍臨頭,馬上帶著一個兒子逃到了山東,剩下的妻兒自縊而亡,他最終也被清軍抓獲。

康熙為朱三太子的事情頭疼了多年,這一次終於抓住了崇禎的兒子,他立馬坐不住了。一向以「寬大仁慈」形象示人的康熙,沒有繞過這個快要入土的可憐老人,馬上下令將朱慈炤凌遲處死。

朱慈炤顛沛一生,還是難逃厄難,實在可悲可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康熙乾隆南巡有何不同?看遺迹便知,康熙功垂千古,乾隆貽笑萬年
清康熙官窯青花瓷常見特徵及鑒定要領(圖)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