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驚蟄節氣如何養生防病

驚蟄節氣如何養生防病

驚蟄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也是春天的第三個節氣。驚蟄過後萬物復甦,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卻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每個人應該提高防病意識

驚蟄三侯

中國古代將「五天」稱為「一候」,所以一個節氣又被稱為「三候」。每個節氣的「三候」結合當時的氣候特徵,和一些特殊現象又分別起了名字,用來簡潔明了的表示當時的天氣等特點。

一候:桃始華。桃花開始開放

二候:倉庚鳴。黃鸝開始叫。倉是清的意思,庚是新的意思。將黃鸝鳥叫做倉庚,是說黃鸝鳥是感受到了春日陽氣的清新而出現的,所以叫它倉庚。

三候:鷹化為鳩。古人認為這個時節鷹可以化身為布谷鳥。這個誤解,許多其他季節里也有提到,比如古人認為腐草會變成螢火蟲、雉鳥會變成海市蜃樓、爵雀會變成蛤蜊一樣。

驚蟄食俗

吃梨

驚蟄時節,乍暖還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還因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時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

烙煎餅

在山東的一些地區,農民在驚蟄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爐烙煎餅,意為煙熏火燎整死了害蟲。在陝西,一些地區過驚蟄要吃炒豆。人們將黃豆用鹽水浸泡後放在鍋中爆炒,發出噼啪之聲,象徵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時的蹦跳之聲。在山西的雁北地區,農民在驚蟄日要吃梨,意為與害蟲別離。

炒玉米

在少數民族地區,廣西金秀縣的瑤族在驚蟄日家家戶戶要吃「炒蟲」,「蟲」炒熟後,放在廳堂中,全家人圍坐一起大吃,還要邊吃邊喊:「吃炒蟲了,吃炒蟲了!」盡興處還要比賽,誰吃得越快,嚼得越響,大家就來祝賀他為消滅害蟲立了功。其實「蟲」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徵意義。

驚蟄食補

陳皮蓮子薏米水鴨湯

材料:陳皮6克,去芯蓮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淮山12克,生薑10克,水鴨肉250克。

製法:先將水鴨肉用清水洗凈血污,切塊。薏米用鐵鍋炒至微黃,蓮子去芯洗凈,淮山用水稍浸,陳皮、生薑用水洗凈,然後將全部用料一齊放進湯煲內,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本湯能補脾健胃,去濕止瀉,對於濕氣重而又大便稀爛者尤宜。

淮山茨實扁豆排骨湯

材料:淮山15克,茨實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朮10克,豬排骨200克。

製法:先用水浸泡淮山,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豬排骨洗凈血污並斬件,茨實、北芪、白朮用清水洗凈,然後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有健脾醒胃、去濕抗疲勞作用,對於脾虛濕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驚蟄養生

驚蟄節氣吃個梨

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特別是冰糖蒸梨對咳嗽具有很好的療效,而且製作簡單方便,平時不妨把其當作甜點食用。另外,咳嗽患者還可食用蓮子、枇杷、羅漢果等食物緩解病痛,飲食宜清淡,油膩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也應少吃。

榨汁食梨法:取生梨,去核,去皮,榨汁後取1杯約400毫升,加入冰糖10克、胖大海1枚,煮後服用,有潤肺生津、利咽開音的功效;將生梨、蓮藕一同榨汁後兌蜂蜜飲用,有健脾、清心、潤肺的功效。

蒸梨食用法:生梨1個,川貝母3克,冰糖10克。梨去核後,把川貝母3克研成細粉及冰糖10克放入梨中,放在蒸鍋內蒸45分鐘後取出食用,潤肺止咳化痰之力更強。

煮水食梨法:切片後與冰糖、川貝母、銀耳同煮,有健脾潤肺止咳的功效。

驚蟄過後不必大補

很多人從冬天開始一直堅持進補,驚蟄過後,鹿茸、人蔘等大補的食物最好不要再吃了。中醫認為,春季養生當需食補,但必須根據春天人體陽氣逐漸生髮的特點,選擇其平補、清補、柔補的飲食原則,以免適得其反。一些長期服用阿膠的女性,可以食用阿膠棗、阿膠膏、阿膠粥等阿膠製品,也能起到補血、補氣的作用。

中醫有春宜養肝之說,時令保健也應以養肝護肝為先。春季陽氣生髮,保肝原則上應以清淡平和、營養均衡為宜。可適當多吃能升發陽氣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薺菜等;吃一些酸的、性味甘甜的食物菜肴,如烏梅、百合、阿膠、決明子、菊花等養陰清肝的食物,避免油膩、油炸食物,以免加重肝臟和胃腸的負擔。

棉衣不能急於收藏

《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行,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便生志。」這概括了驚蟄養生在起居方面的基點要點:早睡早起,睡前用熱水泡腳,並按摩足底湧泉穴,可促進睡眠。晨起可站在陽台或窗前,充分舒展身體,微睜雙眼,凝視屋頂,然後雙眼微閉,將雙手搓熱,捂在雙眼上片刻,反覆21次,可以保養眼睛,防止春天眼睛乾澀。白天多到戶外曬太陽進行日光浴,可以養人體之陽氣。

驚蟄前後天氣開始轉暖,但北方仍乾燥多風。有諺語說「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可見初春乍暖還寒,氣溫忽高忽低,有時突如其來的冷空氣還是很強的,而且早晚與中午溫差很大,因而「春捂」很重要,不宜過早脫去冬衣,以防著涼感冒。

現代流行病學調查也證實,驚蟄屬肝病的高發季節。此外,諸如流感、流腦、水痘、帶狀皰疹、流行性出血熱等在這一節氣都易流行爆發,因此要嚴防此類疾病。

驚蟄艾灸

1、肝火旺盛:肝氣太盛,容易妄動肝火,容易暴怒,而一旦肝火上頭,易引發頭暈、目眩、中風。

可艾灸下焦的穴位引火下行:期門、太沖穴、湧泉穴。

2、肝鬱氣滯:氣候變換之時,內分泌易失調,再加上此時肝氣正旺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疏導,肝氣就會鬱結。而肝氣不舒,情志不調,容易引起情緒壓抑、抑鬱症。

可艾灸肝經上的穴位給予疏導:肝俞、中脘、氣海、足三里、行間、太沖。

舒樂妮懸葫養生隔葯灸,顧名思義,即用現代高科技的方法,把現代的艾灸與現代的中藥二者優勢結合為一體,而形成的現代隔葯灸。舒樂妮懸葫養生隔葯灸溫祛邪氣,溫補氣血,溫養臟腑,作用於人體各個穴位和經絡,具有超強的滲透力,促進機體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將各種致病物質和風寒濕氣排出體外,改善亞健康狀況,提高人體的自凈力、代謝力、吸收力、自愈力和生命力!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艾人生路成灸健康夢 的精彩文章:

80後的中年危機不止禿頭,這15個亞健康危險信號更要警惕

TAG:關艾人生路成灸健康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