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驚蟄,南陽養筋堂帶你24節氣養生

驚蟄,南陽養筋堂帶你24節氣養生

驚蟄,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俗話說的好「春雷響,萬物長」,各種昆蟲們紛紛「驚醒」,出來活動了。驚蟄也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隨著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一般升至12℃至14℃,瞌睡的春困蟲也開始活躍起來。

不過,春光無限,你真的要在春困中一直懶散下去嗎?跟隨我們來做一套驚蟄經絡養生操吧,不僅防春困,還是驚蟄時節最好的養生保健招!

瀉肝火——按揉行間穴

春季應肝,平素脾氣就不好的人,到這個季節,肝火會更加旺盛。

「行間穴」在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它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勢必引起心火的亢

驚蜇時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當肝陽超過了陰陽平衡的水平線,反超肝陰,則陰血就顯得相對不足了,機體易出現肝火熾盛的表現。這個時候可以選用肝經的滎穴——行間穴來泄肝火。

盛。春天肝火盛,會導致牙痛、腮幫子腫、口腔潰瘍、鼻出血、舌尖長泡等症,這表明火已經從肝經進入到心經,多揉「行間穴」,就可以把火從這裡散出去了。

醒神去春困——常揉百會穴

驚蟄,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俗話說的好「春雷響,萬物長」,各種昆蟲們紛紛「驚醒」,出來活動了。驚蟄也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隨著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一般升至12℃至14℃,瞌睡的春困蟲也開始活躍起來。

《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壽自高。每天用砭石製成的粗齒梳梳頭,即梳理按摩頭部百會前後左右的經脈穴位,儘管只是「舉手之勞」,卻能宣行郁滯、疏理氣血、通達陽氣。

百會穴在後髮際正中上7寸,當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

一天之中晨為陽氣升發之時,此時梳頭有醒神開竅的功效,可以預防中風、促進中風後遺症的康復等。若能長期堅持通過百會、上星、風池、目窗、神庭、通天等穴位的梳理,效果更佳。

增強免疫——灸足三里

足三里穴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是臨床常用的有效強壯穴。針灸足三里穴不僅能疏通經絡,激發經脈之氣,協調陰陽,還能調理中焦,振奮胃氣,胃氣旺盛則氣血得生,從而增強人體抵抗力。

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足三里,約距離皮膚2-3厘米左右,以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灸10-15分鐘,至皮膚出現紅暈為止。一天之中最佳的艾灸時間是上午,因上午陽氣升發:晚上10點之後最好不要施灸。

注意,此時陽氣回升已趨於平穩且較前相比更為快速,所以燥烈辛辣之品應少吃,如涮羊肉、川味火鍋、辣椒、花椒炒制的菜品等。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特別推薦冰糖蒸梨的吃法。此外,咳嗽患者也可食用蓮子、枇杷、羅漢果等食物緩解病痛。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陽養筋堂 的精彩文章:

TAG:南陽養筋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