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健步走,你走對了嗎?

健步走,你走對了嗎?

我們一起傳遞正能量~

朋友圈中有不少關於步行的文章,從最初的「一周步行7小時以上可以降低很多疾病風險」。到後來的「日行2萬步傷膝蓋,3萬步斷大腿骨」,再後來又看到「每天6000步,是走路最健康的步數」,反正小編我已是傻傻分不清了。這關於步行與健康的推送層出不窮,到底那種說法是正確的呢?今天就讓尚書醫生為大家解答一下。

問題

走步有健身的效果嗎?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運動之一,簡單易行,強身健體。「走」分為很多種,比較常見的有兩種。

第一種是日常的行走人的股三頭肌、股四頭肌以及腰、腹部肌肉等總共13塊大的肌肉群都在動,有利於肌肉鍛煉、能量消耗預防肥胖。

第二種稱之為健步走,它是講究姿勢、速度和時間的中等強度健身運動。有研究指出,健步走的步行頻率在 120~140 步/分,每天至少要步行 40 分鐘至 1 個小時才有健身效果,同時人要快步走到身上出汗才能保證運動強度。

步行可以預防一些疾病嗎?

研究表明,多走動,能有效的促進胃腸蠕動、降低心血管病、糖尿病發病風險,改善骨質疏鬆,預防大腦萎縮、老年痴呆等。

問題

問題

步行會不會給身體帶來損傷呢?

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過度的運動會給機體帶來一系列的損傷。關節和肌肉在每次運動之後,都會進行自我修復,如果運動頻率太高、時間太長,關節和肌肉無法及時恢復,就容易造成關節炎、半月板損傷、韌帶斷裂等疾病的發生。

第二,就走路姿勢不正確。內外八字走路會使腳掌受力不均,增大關節的壓力,時間一長就會導致腿部骨骼變形、疼痛、小腿肌群的損傷,加速關節退化。

第三,穿高跟鞋、人字拖、洞洞鞋不能長時間走路。隨著鞋跟的增高,膝蓋內部的壓力也隨之增加,這意味著長期穿著高跟鞋走路會導致關節退化和骨關節炎。而穿拖鞋、洞洞鞋等長期走路 , 由於足底筋膜拉伸負荷過大,容易引起足底筋膜炎或其他足部不適症。

GIF

第四,體重過高也會增加膝關節的負荷,容易導致損傷。

GIF

第五,原有腳踝扭傷、肌肉拉傷、關節炎,或者有心肺疾病的人群,要在醫生指導下保持休息康復和適量運動的平衡。一味大量步行可能加重原有疾病。

每天6000步是最健康的步數?

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6000步只是根據人群平均水平推薦的日常走路步數,沒有所謂的最佳步數。體質好的人可以多走幾步,不常運動的人一開始少走一點。如果出現肌肉、關節酸痛腫脹時,要及時休息調整,適當做拉伸運動。

問題

小編總結

走路是一項隨時隨地都能做的運動,運動排行榜不重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來制定運動計劃才是最好的。

文章轉載發布用於安全知識傳播普及和正能量宣傳,僅供學習參考,不用於商業用途,若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

全球泛戶外救援學院北七家戶外救援培訓基地正式建立。為事業企業單位、政府製作安全預案、預案演練、實施預案、人員培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泛戶外救援學院 的精彩文章:

飛機上到底有沒有最安全座位,90秒逃生黃金期

TAG:全球泛戶外救援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