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畫師杉澤用他的插畫重新詮釋山海經

畫師杉澤用他的插畫重新詮釋山海經

「你現在畫的是什麼鬼?」

自從杉澤打算畫《中國百鬼》的繪畫,

每次他媽媽走進房門,

看他畫畫都要問上一句。

這個身體像鹿有角,

還有一條蛇尾的神物,

名叫飛廉,

據說能控制天氣。

古書記載:「每遇風雨則飛起似燕,天晴安伏如故」

傳說中的海中神童,

騎著白馬,

它的出現總是伴隨著水災。

古書記載:「西海有神童乘白馬,出則天下大水。」

訛獸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之一,擁有嬌好的面容,身體是兔的模樣,儀態優美,舉手投足間靈氣四散。

傳說訛獸能說會道,人和動物都愛聚在它身旁,可是訛獸話中真言不多,喜歡騙人。

姑獲鳥,有時以九頭的樣子顯形。

傳說是死去的產婦的執念所化,

抱著嬰兒在夜裡行走,

懷抱里嬰兒的哭聲化成了它的叫聲。

傳說中的異獸名或神馬

——乘黃。

《山海經·海外西經》:「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披髮。有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 」

這些畫都是杉澤的作品,

一個90後成都小伙兒,

「杉澤」只不過是他的網名,

真名叫李一帆。

從幾年前,還在上大學的時候,他就迷戀上中國的鬼怪傳說。

為了弄清它們的起源,他翻閱了《中國妖怪百科全書》《山海經注釋》《中國神怪大辭典》……大量的古典書籍,甚至背起旅行包去敦煌考察過。

認真細緻地記錄下他的所見所聞。

喜歡繪畫的他,就在想——「為何不用自己的畫筆,把這些鬼怪呈現在更多人的面前呢?」

漸漸地她開始嘗試,用國風插畫的方式去表達他的奇思妙想。

越南境內的廟裡,

有個祭祀人身貓頭的神,

據說是紀念中國武將毛尚書所建,

後來被成為貓將軍,

杉澤也用自己的想像把它還原了。

杉澤的畫風唯美但有不做作,

畫面中鬼怪也富有深意。

他筆下的鬼不同尋常的是,

不會讓人感到驚悚,

卻透露出的是一絲絲的仙氣。

一般人可能很少能看到,這一幅幅畫背後杉澤所付出的努力。

據身邊的同學說,平時的杉澤很少離開書桌,看到他的時候,不是在讀書,就是在繪畫。

他不停整理讀書筆記,如今已經有厚厚的幾大本。

一開啟畫畫模式就停不下來了,

十幾個小時的專心致志,

甚至經常忘記去吃飯。

針管筆,毛筆,

A4紙、水彩顏料......

這就是他全部材料。

杉澤一般會先在A4紙上勾勒輪廓,

再用針管筆輕輕描,

畫風則取決於

所用的構圖和用筆方式。

每遇到一個新的元素,比如小鬼、小蛇等,他都會考慮到其的本身特點,去尋找不同的表達方式。

這當然也會影響到整體的畫風。

最後在用幽藍、素青、黛褐、玫瑰紅......十幾種顏色,濃淡明暗,細細描畫。

每當完成一副自己滿意的作品,杉澤就會把它po在微博上,與粉絲們一同分享。

他還把繪畫的步驟詳細地展現出來,公開自己的繪畫方法,從不遮遮掩掩。

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和他一起去發揚這種傳統的國畫風格藝術。

精湛的技藝和帥氣的面容,

讓他有了「國風美學畫師」的稱號,

也迅速積攢了自己的粉絲,

如今微博已經超過70萬的關注。

早上起床時,常會收到快遞,是粉絲們寄來的信件,拆開後都是滿滿的感動。

杉澤慶幸自己能與這些熱愛繪畫的朋友相遇,這也讓他更有動力,變得更加努力!

曾有人質疑過他的作品,看起來很像日本浮世繪里的紋樣。

而杉澤卻自信地回應到:「那紋樣是借鑒了南宋畫家馬遠的《黃河逆流》圖,日本的藝術很美,但我更愛我大中國風」。

曾有一位老師告訴杉澤:「繪畫需要理性,但別過於理智」。

大家所鍾愛的中國神話,從根本上說,本是既定世界衍生的「不合理」產物,然而我們的內心深處卻渴望他們真實存在。

杉澤想,在一個本「不合理」的世界裡,若太執著於他們所存在的「合理性」,或許大家就很難去追逐心中的諸鬼眾神了。

最近,杉澤開始指導小朋友們畫畫,有一個很喜歡畫畫的孩子突然間沒來了,後來才知道是他的家長認為孩子沒別人畫得好,說是白費錢退學了。

而且很多家長都愛問杉澤同一個問題:「我們家孩子以後能不能成為畫家?」

杉澤說,其實我們周邊有許多人學習著不同才藝,但其實無論什麼興趣愛好,都應該是一種對自身的修行而非目的。

就好比跆拳道磨礪的是意志和勇氣、奧數訓練的是思維和視角一樣,繪畫更多的是提高人的審美和觀察能力。

且不敢說喜歡繪畫的人一定出類拔萃,但至少在學習的過程中,人會變得更加熱愛生活、尊重自然、尊重他人,並帶著一路培養而來的審美觀,更加精緻得活下去。

讓生活有所不同,

且更加積極,

這才是繪畫的意義所在,

不是嗎?

福利發放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