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開國帝王總是要殺和自己打天下的兄弟?歷史學家:三個原因

為什麼開國帝王總是要殺和自己打天下的兄弟?歷史學家:三個原因

為什麼開國皇帝會殺功臣?筆者認為主要以下幾個原因構成,

一,權力的排他性。我們經常會聽說一句話,就是與平常人交往,共患難難,共享樂易,與天子交往,共患難易,共享樂難。人如果是老百姓,怎麼交往都不好惹上殺身之禍,但是人一旦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事情就會發生變化。

當年,范蠡和文仲一起幫助落難的越王勾踐重新崛起,三人幾乎同吃共睡,好的跟親兄弟一樣,當越王勾踐在二人的幫助下滅了吳國,稱霸諸侯後,范蠡就馬上離開了勾踐,並對文仲說,越王這個人,長頸而鳥喙,不能容人,應速離去,而文仲貪戀富貴,認為自己和勾踐交情深,勾踐不會幹兔死狗烹的事,結果被殺。對任何人來說,在巨大的權力面前,一切感情都是脆弱的,強大的君王是不會和別人共享權力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二,功臣的豪傑屬性。一般開國功臣,尤其是武將,都不是一般的人,都是那種振臂一呼,一呼百應的人物,無論什麼情況下,這種人物特性不會消失,這就讓很多開國君王忌憚,為了自己天下的安全,不得不除掉。你比如漢初的韓信,就是這種豪傑。劉邦一直不放心封王在外的韓信,把他廢為淮陰侯,遷到長安監視,即便這樣,還是不放心,後來韓信的部下陳豨謀反,劉邦心想陳豨那級別的都敢反,都能反,韓信這種級別的就更不用說了,就讓呂雉設計將韓信殺了。

三,為子孫後代計,不得不殺。我們中國的文化向來講究孝悌,講究長幼有序,尊老愛幼。開國皇帝和他的功臣們是平輩,或可理解為平輩,而皇帝的儲君兒子就比這些功臣小一輩了,開國皇帝死後,儲君登基,你讓晚輩領導長輩,這必然造成這幫功臣心裡不舒服,容易駕馭不住,引發動亂。漢初,九江王黥布造反,劉邦想讓太子劉盈率眾將討伐,遭到呂雉反對,她說那些將領都是打天下時的能臣猛將,多數是劉盈的叔叔輩,你讓劉盈帶領他們去打仗,無異於羊馭群狼,難於駕馭,還是讓劉邦去,劉邦無奈,只得親自去。

這樣的問題不僅漢代有,明代更嚴重,朱元璋把功臣基本殺光了,性格溫和的太子朱標很不理解,質問老父,朱元璋說到,一根棍子滿身是刺你握不住,現在我把刺都拔了,你就握的住了,言外之意,是給他登基掃清障礙。

你要說這是不是開國皇帝疑心太重,那看看北宋怎麼建立的就明白了,後周皇帝柴榮剛死,因為兒子還是小孩,他的好兄弟趙匡胤就篡位了,所以也不能說皇帝的做法完全不對。趙匡胤害怕自己後代再被兄弟們篡了,乾脆杯酒釋兵權了。

當然,歷史上還有東漢光武帝劉秀這樣不殺功臣的,他的那個時代好,士族崛起,政治相對穩定,也不是不懷疑那些功臣,但可以賜給富貴,讓功臣之後輔佐自己的後代,也自成一體。

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原因,導致開國皇帝殺功臣的,那些特例就沒必要細述了,有興趣可以自己去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岳飛當年是怎樣擊敗鐵浮屠的?岳飛當年是怎樣擊敗鐵浮屠的?
此人讓日本畏懼!這就是日本崇拜中國學說的原因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