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既不輸入外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

「既不輸入外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

兩會素描

3月4日11時10分,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召開第一次新聞發布會。全國人大新任發言人張業遂在現場媒體的快門聲中和閃光燈下走上主席台。

媒體對此次發布會和新任發言人報以極大熱情。不到9點就開始在大會堂排隊等待安檢的記者最終依然沒搶到座位。

微笑,揮手,落座。

接棒傅瑩出任全國人大第八位發言人,張業遂首次以此身份亮相。

改革、立法、外交、國防……作為「外交老兵」,張業遂用一個半小時回答了中外記者的11個問題。

發布會上,今年中國國防預算的增幅成為中外媒體關注的焦點。張業遂笑稱,「國防預算確實是每年人大新聞發布會的一個老問題」。他如是回答:「近年來,中國適度加大國防投入,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為了彌補過去投入的不足,主要用於更新武器裝備、改善軍人的生活待遇和基層部隊訓練生活條件。」

「無論從國防預算佔國內生產總值、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看,還是從人均數額看,中國的國防投入水平都低於世界主要國家。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中國的發展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張業遂強調。

中國向外輸出的中國模式是要改變現有的國際秩序和規則嗎?

「中國堅持走自己的路,既不輸入外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不會要求別國複製中國的做法。」「在國際秩序問題上,我們不是要推倒重來,搞顛覆替代,而是要堅持做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和建設者。」

如何看待「一帶一路」是中國的地緣戰略工具這一觀點?張業遂認為,這是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誤解。「『一帶一路』是一個以互聯互通為重點,以互利共贏為目標的經濟合作倡議,是希望通過實現優勢互補,為世界經濟增長和各國的共同發展創造更多的機遇。」「我們歡迎有利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建設性意見。」

談到2018年中美關係,擔任過駐美國大使的張業遂的體會是:「雙方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的選擇。」「如果基於錯誤的判斷或者假設來制定政策,將會損害兩國關係,帶來雙方都不願意看到的後果。」

直面熱點,不避焦點,開誠布公,有理有據,在回答這些有關外交的問題時,張業遂顯示出很強的專業優勢。

(科技日報北京3月4日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科技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石化緊急救援滯留海南旅客
常見昆蟲 也面臨滅絕威脅

TAG:中國科技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