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感「仁者無敵」

有感「仁者無敵」

Raindrops On Your Face

 Relaxation 

Bandari 

00:00/04:42

有感「仁者無敵」

近日淺讀《孟子》,被讀過必記的愚鈍天性拉動,把剛剛得到的一知半解斗膽拿出來說一說,——或者暴露了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的劣根性也未可知。

有感孟子繼承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孔子「敦厚」的出世之仁發展為「捨我其誰」的入世之仁,四處推行他的「仁政」理念,可謂嘔心瀝血。

他截住要去楚國和秦國遊說罷兵的和平鬥士宋牼(keng一聲),諄諄善誘他不要從利益得失的角度勸說,而要以仁、義為切入點,勸說君王從國家層面,使賢者在位,能者在職,省刑罰,薄賦稅;百姓層面,晴時剝桑補窗,雨時讀書明理,全民孝悌忠信,凝心聚力,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樣不僅不怕外敵入侵,還能夠贏得天下歸服。

他安撫梁惠王不要為眼下被秦楚兩個大國奪城掠地氣餒,要堅信以力服人的「霸道」不是治國之術,只有以德服人的「王道」才是強國之本,所謂「仁者無敵」,仁義就是最大的利益。

他讚美齊宣王不忍殺牛祭祀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愛之心,並勸說齊宣王以仁德治天下可無往而不勝。

……

宋牼最後是否聽了孟子的話,勸和是否成功,梁惠王、齊宣王們是否採納了孟子的仁政主張,以我粗淺的知識結構就不得而知了,但七雄爭霸,天下歸一的最終結果表明,「霸道」似乎戰勝了「王道」,孟子的仁政主張在亂世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實踐,最後他也只能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著書立說,但一生沒有放棄過對「大同社會」的理想追求。

我想,「王道」和「霸道」或許並不衝突,兩者應是先後關係,開國以「霸道」,治國以「王道」。

楚漢之爭,四年刀兵,大漢建立之後才有了後來的文景之治。李世民也要發狠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取政權後才進入了大唐開元盛世。明成祖朱棣更是靠武力取得政權之後,採取了寬鬆治國、仁孝治天下的政策,才得以有了後來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仁宣之治」。

這些大勇大智的漢人君王們領悟孟子「以德治國」、「以仁施政」的核心要義尚可理解,作為滿人的康熙大帝也深得仁政的精髓,他在答覆上書修建破損長城的大臣時說:「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國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真是精彩!之後的康乾盛世充分證明這個好勇善斗的域外民族從「霸道」升華到了「王道」,不吝為他點一萬個贊!

近代中國歷經百年滄桑,我黨用槍杆子取得政權後,中國實現了脫胎換骨的偉大洗禮,走向了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當今「和諧社會」構想的建立正是孟子以民為本理想的再現,況且,他的施仁政的三個必備條件「經濟發展、政通人和、文化自信」正在體現,誰能否認又一個盛世即將誕生呢。

— END —

作者:雨夜花,外表安靜,內心澎湃,唯有文字,疏解情懷。

願所有的黑暗都美若黎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窗外那棵合歡樹 的精彩文章:

突然想起了父親

TAG:窗外那棵合歡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