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八路軍首款制式步槍 彭德懷親自命名:堪比德軍98k

八路軍首款制式步槍 彭德懷親自命名:堪比德軍98k

無論是抗日戰爭初期,還是後期,我軍一直面臨著物資裝備不足的問題,這個問題一直束縛著我軍戰鬥力,因此我軍當時的武器裝備也是正兒八經的「萬國造」。

1939年,八路軍軍工部門設計師劉富貴和他的團隊,終於研製出了一款完全自主研發的制式步槍,並且在同年才加了延安舉辦的首屆「五一」工業展覽會,由於沒有其名字,於是便被命名為「無名氏馬步槍」,該步槍一經亮相,便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以及八路軍領導和戰士們的一致好評。

主席在參觀這支槍時,親自拉動了槍栓,並且做出了瞄準動作,高興地說道:我們也能造槍了,這槍好、使用很方便,也很漂亮,一定要創造條件多造一些,支援到前線去!

1940年,該槍在八路軍總部進行彙報總結時,受到彭德懷等人的讚揚,由於當時正值8月1日,於是彭德懷親自命名為「八一馬式步槍」。

八一馬步槍短小精幹,不僅造型相當美觀,並且射擊精度相當高,一舉刷新了國人對於國產槍支的認知。由於槍支較短不利於拼刺刀,於是我軍軍工人員在設計刺刀時,借鑒了蘇軍的三棱軍刺,並且設計出了較長的三棱軍刺,彌補了拼刺刀時的不利局面。

簡陋設備嚴重限制武器性能

雖然八一馬步槍擁有眾多優點,但是由於材料問題,該槍的射擊壽命僅為1000發子彈,而採用了合金鋼材料的日軍三八步槍,射擊壽命則為12000發,差距相當大。

並且由於工業設施落後,諸多環節均為人工打造,費時費力不說,生產效率也相當低下。

從1940年量產開始截至1945年,八一馬步槍共計生產了9000多支,由於數量較為稀少,深的我軍戰士的喜愛,如今也被稱為「八路軍的98K」,雖然現實中性能與德制Kar 98k有不小差距,但是在那樣的情況下,能夠生產出八一馬步槍,已經是一個奇蹟了。同時八一馬步槍還為我國軍工部門在新裝備的研發上,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國紀實 的精彩文章:

《紅海行動》中我軍為何不使用國產裝備?是性能問題嗎?
明明知道原子彈轟炸地點 日本民眾為何不撤離? 白白死傷數十萬

TAG:大國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