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年花了60億營銷費用的品牌,怎麼忽然就陷入困局了?

兩年花了60億營銷費用的品牌,怎麼忽然就陷入困局了?

曾經的成功很快就有可能成為曾經

而現實總是猝不及防的打你的臉

春節前,廣告業內可能沒有有很多人關注到這一條新聞:

「棋手」劉立榮和他的金立困局

界面新聞、證券時報、北京青年報等各大新聞對此做出了深入的報道,簡單和大家講一下,也就是金立手機遭遇資金鏈危機,董事長劉立榮的多項資產被銀行凍結,導致坊間猜測眾說紛紜。但我們重點關注到在董事長劉立榮的回答里,有這麼一句:

劉立榮介紹,金立資金鏈問題爆發的主要原因是營銷費用和投資費用投入超限。2016~2017年金立營銷費用投入60多億元,近三年對外投資費用30多億元,兩項費用接近100億元,導致貨款周轉困難,在拖欠貨款後被供貨商申請資產保全。

營銷費用60多億,讓人深感意外,做為手機集團里銷量第六的品牌,兩年狂擲60億營銷費用,最終導致貨款周轉困難,這是怎麼做到的。

先釐清一個觀點,廣告推廣費用不等於營銷費,但肯定是營銷費用里的大頭。

此前金立也表示,2017年用於S/M兩個系列的推廣宣傳費用約19億元。

那麼這兩年金立做了哪些推廣?

在娛樂營銷上,金立投巨資進行節目冠名:央視6套《國片大首映》,東方衛視《笑傲江湖》、《四大名助》、《今夜百樂門》、《歡樂喜劇人3》,北京衛視《跨界歌王》,江蘇衛視《我們戰鬥吧》、《最強大腦》,浙江衛視《真聲音》、《歡樂喜劇人》、《挑戰的法則》,《湖南衛視2017跨年演唱會》等。一線節目冠名的價格現在都是億級起跳,獨家冠名要更高。比如《笑傲江湖》的獨家冠名報價1.8億/季,《歡樂喜劇人3》冠名費超過2億,《跨界歌王》冠名費用超過2.5億,《最強大腦》冠名費幾年前就已達2.5億。此外,金立還冠名了電視劇《楚喬傳》。

冠名的目的肯定是擴大品牌知名度,以便有流量,賣新品。

這幾年的手機行業,通行的做法是爆品策略。以推單一爆品帶流量,以此帶動整體銷售。

例如OPPO,就是狂推主流R系列,目前已經到了R11S。低線一端的是A系列。

VOVO則是推出X系列,目前到X20,低端線則為Y系列。

無論主角和配角,都一致狂打拍照這個訴求,聚焦性很強。

這一點金立營銷副總裁俞雷也曾經表達過類似觀點。

戰略就是取捨,你很難告訴消費者這也好,那也好」,俞雷認為金立的立身之本就是超級續航,「如果你說你說拍照更好,「更」在市場上是沒有發言權的,只有做第一才有發言權,金立是第一個系統性提出「超級續航」概念的手機品牌,而它恰恰又是金立十幾年來賴以生存的核心技術優勢,我們不僅能夠超級續航,而且我們還能做的很薄。」

2016年7月 摘自廣告門報道

那麼我們看一下金立這兩年的新機發布歷程和訴求點。

2016年7月,M6上市,訴求為超級續航+超級安全,首發價2699,代言人馮小剛余文樂。

2016年12月26日,M2017上市,訴求為成功的標配,首發價6999,代言人馮小剛徐帆,向著高端商務人群發力。

2017年5月26日,S10上市,訴求是四攝拍照更美。首發價2599,代言人薛之謙,針對人群年輕群族。

2017年9月25日,M7商務手機上市,訴求換為,安全雙晶元,超清全面屏,劉濤代言,首發價2788。

2017年11月26日,金立成為全球第一家全系產品轉型全面屏的手機品牌。其中包含金立S11S、金立S11、金立M7 Plus、金立M7(楓葉紅、琥珀金)、金立金鋼2、金立金鋼3、金立F6、金立F205;售價從999元覆蓋到4399元,主力機型訴求繼續是安全雙晶元,超清全面屏。

兩年時間,發力兩個埠——商務手機和拍照手機。不得不說,金立這招棋在圍棋里叫欲屠雙龍。但就算OPPO和VIVO兩大巨頭都只敢猛推一個系列,會是什麼的一種勇氣讓金立執意雙管齊下。

今天金立在訴求的是:「安全雙晶元,超清全面屏。」

品牌訴求里突然多了一個安全出來,這個訴求會不會成功不在我們討論範圍之內,但這種不斷轉換產品概念的做法,意味著兩年意欲堅持的產品UPS"超級續航"已經是過眼雲眼,俞雷當初的認為的金立安身之本被束之高閣。

有人可能會說,OPPO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也和OPPO今天的訴求有了很大的不同。

請注意,當時OPPO幾乎是用了所有的傳播資源猛打了兩年多,以過飽和式的投放方法,讓這句話直到今天都有人記得,但關於超級續航,市場上還有幾個人會記得?

現在用的這一句廣告語,也是在挑戰受眾的認知能力,因為又需要記幾件事情,「安全「」雙晶元「」全面屏「,最終的結果必定是什麼都記不住。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以薛之謙代言,推向市場的四攝手機,也是一個奇怪的產品概念,看不到一絲的消費利益。四攝在消費者心智里是沒有概念的,是一句需要翻譯的廣告語。

而同時一個品牌希望要同時佔據兩個區隔化市場,這是活生生逼著品牌精神分裂。

馮小剛、余文樂、劉濤、薛之謙所影響的明顯都不是一類人,一群人是商務人群,一群人是青年一代。就算一個一個傳播做得再好,不會有疊加效應,充其量火一陣子,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就是媒體碎片化之後,喜歡進行戰役傳播的品牌會犯的錯誤,看起來熱鬧的煙火炸響全天,但煙花散盡,並沒有炸出一個坑。下一次,換了另一個地方放煙花。好看,沒積澱。越是碎片的時代,就越需要整合。

不知不覺之間,金立用這种放煙花式的傳播方式,將60多億廣告費就這麼灑了出去。

拆開看每一次傳播,其實都是效用的;對比酷派的艱難求生,至少金立還活著,銷量還在前10;但對於目前的局面來說,這60個億,用得有點不值,因為ROI明顯不足,60億營銷費用帶回來的收益並沒有達到預期,做不到品效合一,否則就不會爆發資金鏈危機。

ROI不足的原因恰恰就是缺乏聚焦,功能上缺乏聚焦,市場什麼火就跟著趕風口。同時朝向兩群人傳播,導致傳播其實是失焦的,沒有鎖死一個人群打透。那麼在冠名、傳播這些,便會同步失焦,這可能就是60億買的來教訓。

戰略就是取捨你很難告訴消費者這也好,那也好」,真的能把這句話做到位了,也許就不會出現目前的局面。

可以有60億拿來花,應該叫有錢人的煩惱,目前以金立的資金儲備看來,度劫應該不難,但度過之後,如果還是目前這樣精分的打法。那最終的命運,只能是繼續掙扎著活下去。

祝金立好運。

來源:廣告黑榜(ID:ADBlackList),授權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市場營銷智庫 的精彩文章:

數字平台廣告效率問題持續發酵 卻意外抄了廣告業巨頭的底褲?

TAG:市場營銷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