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這東西,曾被美韓壟斷!中國怒砸千億後,即將問世……

這東西,曾被美韓壟斷!中國怒砸千億後,即將問世……

對科技產品比較了解的可能都知道,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固態硬碟、內存條及快閃記憶體卡等存儲產品的價格便開始瘋漲。

一根8GB DDR4內存條從2016年上半年的200元左右跳漲到900多元,哪怕是現在降溫後的價格也是700多元。

這樣的漲幅,即便是飽受詬病的房價,可能也無法和內存條的漲價速度相比。

而這些半導體產品一漲價,也就意味著背後的製造公司賺的盆滿缽滿。

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便是韓國的三星、海力士,二者手握超過 70% 的 DRAM 晶元產量。

其中三星,在2016年因為三星note 7電池爆炸,損失慘重,當時如果是其他公司出現這樣的情況,估計現在已經奄奄一息。但三星卻沒有倒下,反而得益於存儲晶元價格持續上漲,三星半導體部門2017年第二季度收入157.3億美元,超過Intel(英特爾)的147.63億美元,首次成為全球最大晶元企業。

而且,三星電子的股價也是瘋漲,在2017年11月,三星電子創造近十多年來的最高股價,達到286萬韓元。

與此同時,韓國另一家企業SK海力士在2017年第二季度營業利潤率也達到45.59%,在韓國30家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中位列榜首。

這局面,對中國來說是十分酸的:因為韓國企業的高歌猛進,反襯出中國企業在半導體領域的黯淡,反襯出是受制於人!!!

因為半導體產品的漲價,有的國人在等內存條降價了再買。因為半導體產品的漲價,國產手機廠商手機的守家普遍出現100元——300元的漲價。

很明顯,中國在這一方面是實實在在的受制於人,但中國不能看著價格高居不下!

所以,在2017年12月國家發改委約談三星;目前存儲產品的價格較2017年的高位已經在降溫了!

但是,國家出面也非長久之計!

那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能自給自足!因為只有自給自足了,才能在價格上不受制於人,而且安全也會有保障!

前一段時間Intel(英特爾)曝出ME事件,證實了Intel的處理器內部有一個完全獨立的系統存在,它由一個或多個核心以及內存,時鐘,匯流排用於加密引擎的保留內存組成。甚至擁有獨立的操作系統以及應用程序,可讀取主系統的內存,可以通過網路控制器鏈接網路。

而這一套系統可以在電腦休眠甚至關機的狀態下運行。

只要Intel(英特爾)想,ME可以完全在用戶不知道的情況下對用戶的電腦進行完全控制。它可以控制開機、關機,讀取所有開放文件、檢查所有已運行的程序、追蹤用戶的鍵盤、滑鼠動作,甚至還能截屏。

這些對於一般的用戶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全球數億片處理器,我們個人用戶沒有太大的價值被監控。

但如果是涉及國家安全相關的部門使用其處理器,或應用在軍事用途就十分危險,因此我們的機要部門如果使用Intel(英特爾)的處理器就有可能被別人走後門,竊取機密甚至關鍵設備被控制。

所以諸如內存、處理器等高端半導體產品長期被外國廠商所壟斷,這是非常不安全的!

所以,隨著國家和社會的信息化程度迅速提升,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半導體產品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

那麼,中國在半導體方面現狀如何呢?

一、受制於人...

「受制於人」,也許是適合概況中國在半導體方面現狀的詞...

由於入局晚,中國在存儲晶元領域受制於人的經歷是慘痛的。一直以來,西方國家在高科技上對中國嚴防死守,即便是存儲晶元這種技術含量並不算太高的業務,國外政府也對中國嚴格限制。中資曾經試圖收購日本爾必達,紫光也曾經試圖收購閃迪和鎂光,但這幾次嘗試都未能如願。

在美國受阻後,紫光集團瞄準韓國,力圖投資300億元人民幣收購SK海力士15%-20%股份,然而也遭到對方拒絕。

之後,紫光選擇了「曲線救國」,通過入股西部數據,然後由西部數據出面收購閃迪,希望以這種方式繞過美國的監管。然而即便如此,這筆交易最終也因為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審查而告吹。

前不久,日本東芝因財務問題不得不壯士斷腕,出售其麾下的存儲晶元業務。雖然在收購過程中,富士康給出的報價遠遠高於其他競爭對手,但東芝還是將存儲晶元業務賣給了貝恩資本。原因就在政治因素,日本政府的經產省官員就曾表示:「東芝公司可以賣給蘋果這樣的美國公司,但中國公司是不行的」。

從過去一系列不成功的收購案例來看,中國資本想要通過海外併購獲得存儲晶元市場的入場券行不通,在存儲晶元的大國之爭中,中國必須自立自強,才能實現產業發展不受制於人。

而現在,中國已有一定突破...

目前國產紫光DDR內存,在售的DDR3,雖然不支持XMP等功能,但超頻到1866也能夠正常運行,已經達到了可以穩定使用的水準。文章開篇提到的DDR4內存條,紫光方面表示將在2018年下半年問世。

二、備戰未來...

中國的研發生產能力在世界上市非常具有影響力的,想必全世界對「made in china」這個詞非常熟悉。

正因如此,一些半導體產業非常發達的國家聯合起來限制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但是,他們越是這樣,我們越是要大力發展!

目前,已不斷有國產半導體工廠宣布建廠或合作等消息,動輒幾百億上千億的資金流入其中。

據半導體行業相關人士指出,三星在半導體研發上的投入超過了260億美元,是Intel與台積電的總和,而中國在半導體方面的投入超越三星,足以證明中國在進入高端半導體製造領域下了很大的決心。

可以說,中國現在在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的雄心壯志已經是天下皆知,按照《中國製造2025》的要求,2020年國產的晶元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70%。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中國目前的晶元自給率僅為20%,內存晶元則是0。從現在的節點來看,留給內存產業界的時間並不多了,特別是要考慮到國內上馬內存生產線,可以說是在技術、人才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實施的,其中的風險、困難可想而知。欣慰的是國內在發展內存晶元上還是存在潛力股的——紫光、合肥長鑫/兆易創新、福建晉華等。

而這一陣容中,紫光是最有內存生產、研發基礎的。所以,該公司也放話稱,DDR4內存條將在2018年下半年問世。

其實,不管現在這一陣容實力具體如何,參考之前的液晶面板瘋狂漲價事件,就不難發現,只要國產技術能追上外國的壟斷企業,國內的消費者才能真正的使用到物美價廉的產品。之前的液晶電視有多貴,但是國家扶持的京東方開始生產後,國外紛紛開始刮目相看,韓國甚至還產生了擔憂。

相信在半導體方面,中國也能做到讓外國人刮目相看,也將讓韓國擔憂起來。

因為,只要國家下定決心做,儘管起步很晚,但在強大的後備力量之下,想要攻破重重難關還是非常有希望的。現在國內累計半導體產業已經投入5000億人民幣左右,努力建設完整的產業鏈。在未來,相信研發成果一定會讓全世界都用上中國製造的高端半導體產品。

到那時,在半導體價格上我們將有話語權;到那時,也不會存在讓人恐慌的重大安全問題。

熱文點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財迷 的精彩文章:

中國這一方面不發力!俄羅斯努力去美元,也無法擺脫美國的制裁……
華為通信方面牛不?竟然倒逼美國作出史無前例的「改變」……

TAG:新財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