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成功建設智慧城市要具備哪些核心要素?

成功建設智慧城市要具備哪些核心要素?

2017年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會上明確提出要以推行電子政務、建設智慧城市等為抓手,以數據集中和共享為途徑,推動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打通信息壁壘,形成覆蓋全國、統籌利用、統一接入的數據共享大平台。

毫無疑問,國家大數據戰略為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參與者和實踐者,至頂網採訪了中電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孟建和華為EBG中國區智慧城市業務部總裁張延德,來看看他們眼中的未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新思路。

智慧城市建設要有「生態」支撐

2015年12月世界互聯網大會,中國電科同深圳、福州、嘉興簽署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標杆市的戰略合作協議,並聯合華為等國內外優勢企業和研究機構、高校共同組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企業聯盟。2016年7月,華為發布智慧城市生態圈行動計劃,中國電科同樣作為首批成員加入。無論是中國電科的新型智慧城市產業聯盟還是華為的智慧城市生態圈,它們均釋放了一個信息:智慧城市建設光靠一家企業不可能實現,必須要有生態支撐。就像孟建所說,「新型智慧城市是一個複雜的巨系統,建設新型智慧城市不是一項工程,而是一個過程,所以需要聯合產業鏈各環節力量共同來建設。」

成功建設智慧城市要具備哪些核心要素?

中電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孟建

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協同共建新型智慧城市,形成更多創新產業生態為初衷,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企業聯盟自2015年成立以來,目前已吸納新型智慧建設領域國內外優勢企業、科研院所73家。一直以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企業聯盟一直堅持新型智慧城市「六個一」的理念,依託中國電科頂層設計下的城市運行中心平台,發展新型智慧城市產業生態。據悉,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企業聯盟未來5年的目標是發展超過200家成員單位,帶動新型智慧城市產業3675億元。

同樣在不遺餘力推進智慧城市產業生態形成的企業還有華為。從2016年7月,華為智慧城市生態圈行動計劃發布以來,華為不遺餘力去推動生態建設,目前已經聚集了30家業界一流的企業,包括資金、總集、運營、業務應用等合作夥伴。2017年新發展的生態圈夥伴包括國家開發銀行、泰華智慧、銀江股份、太極雲軟、立得空間、敦煌智旅等。

成功建設智慧城市要具備哪些核心要素?

華為EBG中國區智慧城市業務部總裁張延德

張延德表示,華為堅持「平台+生態」戰略,做好「生態的土壤」,在」黑土地」結出更多果實。在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慧等信息通信技術的基礎上,華為通過開放平台的能力,聚合產業鏈合作夥伴,可以實現城市數據融合,進而實現多部門業務聯動。

作為緊密的生態夥伴,華為和中國電科在多個智慧城市項目中展開了深度合作,例如在中國電科主導打造的三個新型智慧城市標杆(深圳、嘉興、福州)中,華為提供了業界領先的ICT基礎設施。孟建指出,在智慧城市的技術和方案層面,雙方也在保持定期的交流和溝通。

在智慧城市領域,華為旨在聯合廣大合作夥伴,構建智慧城市建設所需要的全場景解決方案。張延德說,「華為在生態建設的整體目標是,在未來3年支撐100傢伙伴實現收入超過1億元,發展超過1200家解決方案夥伴。」

目前,通過華為OpenLab開放實驗室,華為聯合生態圈合作夥伴推出共24類100多種聯合解決方案,覆蓋智慧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2017年到2019年底,華為計劃投入2億美金,再建15家布局全球的OpenLab,總數將增加到20家。張延德表示,在業界有做物聯網的企業,有做聯接的企業,有做雲計算與大數據的企業,有做人工智慧的企業,但這四個領域都能做的只有華為。華為有信心,也有能力為智慧城市建設打造全球領先的神經系統,從而聯合生態夥伴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

成功建設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

在智慧城市提供方來看,成功建設智慧城市需要有生態支撐。對於智慧城市產業和用戶來說,成功建設智慧城市又該具備哪些核心要素?張延德道出了華為在豐富的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即「一把手」工程、強有力執行團隊、紮實的投資和起到引領作用的數字夥伴。

首先,一定是「一把手」工程。智慧城市要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要實現數據共享,過去以部門為單位的煙囪式業務流程建設,阻塞了數據的聯通與分享。只有「一把手」親自主導才能打通數據、實現共享。

其次,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執行團隊。智慧城市的建設是對城市治理的根本性變革,一定會碰到很多困難,這就需要一個常設的團隊,在建設過程中不斷優化、迭代。

第三,智慧城市不能僅是門面工程,不能是僅僅做幾個大屏,搞幾個演示,而必須要真正觸及到城市建設的根本,而這必然需要紮實的資金投入。當然,智慧城市投入並不僅是投入,而是帶來更大的回報。華為全球聯接指數(GCI)報告中指出,如果把同樣2000萬金額投到工業設備、地產建設等傳統的『二產』領域裡,帶來的GDP提升是5000萬;而如果投到數據中心、物聯網等信息產業領域,所帶來GDP提升是1.8億,同時新增387個就業崗位。由此可見,在數字經濟時代,投資帶來的紅利是傳統經濟的3到5倍。

最後,成功的智慧城市,背後都有一個起引領作用的數字夥伴。智慧城市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具有各種能力的公司齊心協力,這就需要一個起引領作用的數字夥伴,以業務需求為驅動,從頂層設計入手。而且這個數字夥伴必須要為客戶建設一個開放而不是封閉的生態系統,否則這個系統是不可持續、沒有生命力的。

張延德表示,華為在智慧城市的戰略定位是聚焦ICT基礎設施,助力客戶打造智慧城市神經系統;通過開放能力聚合合作夥伴,推動新型智慧城市生態圈的良性發展,共同為客戶提供新型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

目前,華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廣泛服務於全球40+國家,120+城市。2017年,華為參與了北京、深圳、敦煌、桂林、濰坊、益陽、高青等48個智慧城市項目,與80個城市簽署智慧城市戰略合作。

華為致力於成為在智慧城市建設中起引領作用的數字夥伴,提升城市公共服務能力,增強市民幸福感,促進城市產業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IBM Cloud雲平台用一個場景告訴你如何撬動數字化轉型的支點
數字化轉型趨勢的6熱4冷

TAG: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