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陰謀還是巧合?景泰帝之死其實是過不了心裡的坎

陰謀還是巧合?景泰帝之死其實是過不了心裡的坎

明代宗朱祁鈺,宣宗次子,英宗之弟。正統十四年(1449年)英宗在土木堡一役被俘,瓦剌首領也先趁機進犯北京城,並以英宗作為要挾。為免國破家亡,以于謙為首的主戰派迎立郕王朱祁鈺為帝,並死守北京,擊退來犯之敵,保住了大明百年基業,不久瓦剌退兵。

之後瓦剌直接送回英宗,但被軟禁於南宮,景泰八年,英宗朱祁鎮聯絡心腹手下,發動「奪門之變」,復辟成功,反將朱祁鈺軟禁。時隔一個多月,代宗朱祁鈺離世,那麼朱祁鈺究竟是怎麼死的呢?是陰謀還是巧合呢?

朱祁鈺的死去,讓外界議論紛紛,主流的看法有兩種,首先就是剛好病死。《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中記載,自景泰七年起,朱祁鈺就已經病重,無法主理朝政,更多次未能出席重要場合如太廟祭祀等,因此認為朱祁鈺是自然病死。然而這種說法其實經不起推敲,要知道朱祁鈺唯一的兒子懷獻太子朱見濟幼年夭折,基本上已經絕後。

一個病到無法主理朝政又無後的皇帝,朱祁鎮是不會冒著巨大風險發動政變的。因為政變這種事,看似簡單實則兇險之極,太平盛世搞政變,基本上就是謀反了。如果病重的假設成立的話,朱祁鎮完全可以等景泰帝死了之後再名正言順登基。所以,病死說其實不太靠譜。

而另一個說法則是陰謀論了,而實施者,普遍被認為是明英宗朱祁鎮。朱祁鎮被瓦剌生擒的時候,景泰帝百般不願迎回英宗,回來之後不但沒有歸還皇位,還將其軟禁於南宮,不久後又廢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因此朱祁鎮有足夠的動機。而英宗復辟之後的一系列動作,似乎也能佐證這一事實。如斥其「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以及廢其帝號,賜謚號為「戾」等,似乎都將兇手指向朱祁鎮。

然而,這種說法其實也有問題。首先朱祁鎮能活到景泰八年,說明朱祁鈺對他還是有親情的,不然後宮隨便搞點小動作,朱祁鎮早就沒了。其次,即便自己絕後,朱祁鈺也沒有對侄子朱見深下手,朱見深即位後還恢復了他的帝號,可見兩人關係不錯。最後,當了八年皇帝的朱祁鈺面對政變竟然一點反抗都沒有?這顯然不正常,朱祁鈺放棄抵抗的可能性更大,可見他們兩個完全沒有到你死我活地步。

因此,朱祁鈺之死與朱祁鎮其實沒有直接原因。那朱祁鈺是怎麼死的呢?個人認為他還是過不了心中的坎,最大的原因就是名不正言不順。朱祁鈺剛即位的時候,有謠傳說英宗已經戰死,然而後來又活著回來了,導致有些大臣認為朱祁鈺應該歸還皇位,這讓他很不爽。但不還,又總覺得別人在說他賴著皇位不走,有種名不正的感覺。

加上「奪門之變」爆發後,朱祁鈺發現自己兢兢業業這麼多年,竟還有這麼多人支持英宗復辟,可見自己在大臣心中的形象有多跌份。這導致景泰帝心中悲哀至極,一病不起,不久後死去。可見,朱祁鈺之死更多的還是在於心裡的包袱太重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伍代拾國 的精彩文章:

霍去病17歲官拜冠軍侯,漢武帝賞賜他豪宅,他卻說出這八個字
唐朝唯一當上宰相的太監,相貌奇醜無比,死後謚號為「丑」

TAG:伍代拾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