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明版曹操,殘殺十八大臣,卻被明清兩朝封為一字王|文史宴

南明版曹操,殘殺十八大臣,卻被明清兩朝封為一字王|文史宴

原標題:南明版曹操,殘殺十八大臣,卻被明清兩朝封為一字王|文史宴


熟悉南明史的人都知道,南明永曆朝廷的後期基本靠大西軍余部在支撐,主要靠兩人——治國孫可望,軍事李定國,這二人都是原大西軍領袖張獻忠的義子,在張獻忠戰死後,他們率領大西軍余部聯合南明抗清。


孫可望劇照


大西軍余部在孫可望、李定國等人的帶領之下,輾轉四川、貴州進入雲南,在雲南經營數年,雲南生產得到進一步的恢復,成了大西軍日後抗清的穩固後方。而這一切都得歸功於孫可望,孫可望雖然出身於農民起義軍,但是他為人聰明,深得張獻忠的喜愛,是張的四大養子之首,不知道他從哪裡學的治世之才,他在雲南的幾年間,把雲南治理得井井有條。



1647年形勢圖

而此時的南明永曆朝廷卻是另外一番光景,在清軍的步步緊逼之下,南明接連丟失了福建、兩廣、湖南等地,永曆朝廷的地盤越來越小,最終迫不得已的選擇和大西軍余部聯合抗清。與其說是聯合,還不如說是永曆朝廷投奔孫可望,因為南明一沒地盤,二沒精兵,而孫可望的大西軍則坐擁雲南一省,有二三十萬能征慣戰之精兵,實力、士氣遠在惶惶不可終日的永曆朝廷之上。


對於孫可望來說,永曆皇帝朱由榔只不過是塊橡皮圖章而已,做慣了「國主」的孫可望不想與永曆皇帝同居一城,因為這樣對孫可望來說有諸多不便——見到皇帝還得拜,皇帝周圍的那些大臣們很招人煩,索性雙方分開住得了。於是孫可望自己移居貴陽(此時大西軍準備出滇抗清,貴州已經在大西軍的掌握之下),而堂堂大明天子則被安排在一個小小的軍城,叫千戶所,一個僅有幾百戶人家的小鎮子,皇帝來了以後這個地方就改了一個聽起來很美的名字——安龍,但是這裡沒有宮殿,那就搭幾座小房子,跟住著貴陽行宮的孫可望比起來,永曆皇帝就是一個破落戶。



茅草屋


不光住得差,而且沒權,雖然永曆朝廷的六部都跟著皇帝住在安龍,但是貴陽的孫可望行營裡面也設了六部,而且這個六部是真的有錢、有兵、有人,比安龍的六部像樣多了,所以永曆雖然是皇帝,但是根本做不了主,皇帝身邊的大臣都很氣憤,但是沒辦法,人家「國主」孫可望有實力。

權力大到一定的地步,人就會膨脹,孫可望不例外,他不滿足於做南明的曹操,他要當皇帝,所以他緊鑼密鼓的策劃取代永曆皇帝,登基做皇帝,據說連國號都想好了,叫後明(不知道怎麼想的,叫什麼不好,非得叫後明,沒人會自己取個國號叫後某朝的)。


但是,永曆朝廷的大臣們聽說孫可望意圖篡位,就聯繫了大西軍的另外一個重要將領李定國,李定國是一心一意支持永曆朝廷的,所以大臣們希望李定國來保護永曆皇帝,就想法設法給正在廣東作戰的李定國報信。但是,很不幸,這個秘密的消息被孫可望的部下無意間得知,於是孫可望派人到安龍興師問罪。



李定國


最終,內閣首輔吳貞毓及其他十七位忠於永曆皇帝的忠臣被殺害,史稱「十八先生案」,由此可見孫可望多麼跋扈,朝廷首輔都可以想殺就殺。但是此事之後,孫可望與李定國之間的矛盾也變得不可調和,南明剛剛有點起色的「中興大業」又將陷入萬劫不復。


十八先生墓碑


之後,李定國還是到了安龍,將永曆皇帝接到昆明,而身在貴陽的孫可望則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率20萬大軍前去討伐李定國,實際上就是要把李定國和永曆皇帝一鍋端了,但是由於孫可望很多部下還是忠於南明朝廷,所以很多部隊臨陣倒戈,孫可望一敗塗地,最終率領幾百人投降了清朝。


南明中興事業的頭號領導人,因為利欲熏心,妄圖取代永曆皇帝而自立,不惜同室操戈,最終眾叛親離,投降清廷,因其初期還有利用價值,所以被清朝封為義王,但是一旦雲南時態平息之後,孫可望失去了利用價值,馬上就成了棄子一枚,深受猜忌,最終鬱鬱而終(一說被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宴 的精彩文章:

《妖貓傳》里的楊貴妃,為何與埃及豔后辣么相似|文史宴
海瑞並不無能,反而是堪比張居正的名臣

TAG:文史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