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榮寶齋:百年滄桑 榮名為寶

榮寶齋:百年滄桑 榮名為寶

榮寶齋前身「松竹齋」,始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1894年更名為榮寶齋,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雅意得名,至今300餘年。1950年公私合營,「榮寶齋新記」掛牌,1952年榮寶齋成為國有企業,並以郭沫若題詞墨跡「榮寶齋」為標準商號字樣沿用至今。新記6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榮寶齋在市場經濟的磨礪中,逐漸轉型為集書畫經營、文房用品、木版水印、裝裱修復、拍賣典當、出版印刷、展覽展示、教育培訓、茶文化、進出口貿易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企業,擁有「木版水印」和「裝裱修復」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現隸屬於中國出版集團公司。

榮寶齋新記60多年的發展,使得榮寶齋這個老店成為世人熱愛的文化場所,並具有「中國藝術的殿堂」之美譽。從解放前至今,榮寶齋受到了何香凝、朱德、周恩來、陳毅等老一代革命家的關懷,得到了魯迅、郭沫若等文化巨匠的手澤,還能直觀鑒賞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李可染等藝術大家的藝術創作。特別是與榮寶齋有70餘年友誼的啟功先生,稱譽榮寶齋是「書畫篆刻作品薈萃之區,諸名家聚首談藝之所」。可以說,榮寶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名副其實地成為:中國書畫藝術品交易和藝術相關服務的平台,是誠信經營的旗幟,是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會聚交流的精神家園,是中華文明傳承的園地及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作為對外交流的窗口,榮寶齋曾先後接待過丹麥女王瑪格麗特、美國前總統卡特、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新加坡前總統李光耀等國際友人,為弘揚民族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享譽世界的民族品牌。

三百餘年滄桑巨變,榮寶齋雖歷經榮辱興衰,人事更迭,至今榮寶齋這三字金匾仍閃爍著潤澤的榮光,成為民族企業的品牌。「十二五」期間,榮寶齋在全國重點城市開展「五年十店」工程以及拍賣「三跨」工程。截止2015年底,榮寶齋已在香港、天津、呼和浩特、長沙、廣州、濟南、洛陽、青島、武漢、寧波、淄博開設了十一家分店,在北京、上海、濟南、南京、桂林成立了五家拍賣公司。「十二五」發展規劃圓滿完成。

「十三五」期間,榮寶齋繼續實施品牌拓展戰略,即新「五年十店」工程和新拍賣「三跨」工程,擬在全國重要城市再建十家旗艦分店,在青州、洛陽、日本、加拿大、香港開設五家拍賣公司。同時,建設完成榮寶齋順義文化創意園和榮寶齋薊縣文化創意園兩個園區,為榮寶齋未來發展提供空間保障。

榮寶齋是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認定的「中國馳名商標」和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2007年,榮寶齋被評為「中國文化創意產業領軍企業」;2009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最具歷史文化價值百年品牌」;2011年,被文化部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2015年,榮寶齋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同時成為北京市首批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商店。

「誠信為本,榮名為寶」,既是百年古訓,也是榮寶齋需要堅持恆久的核心價值觀。「誠信、和諧、傳承、創新」是榮寶齋新時代不斷豐富的理念,這是通過實踐所凝結的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是榮寶齋生生不息的活力之源。三百多年前從「松竹齋」到「榮寶齋」,在歷史的延續中成為激發一代又一代榮寶齋人追求企業高標準的動力。特別是這一代榮寶齋人在新時代、新時期文化繁榮發展的最好時機中,讓民族文化最優秀的品牌快步走向世界,使北京的榮寶齋成為中國的榮寶齋,世界的榮寶齋,這將是榮寶齋未來永遠的追求。

GIF

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

「掌柜文化金服」

中央和國家有關部委在深圳文交所成立之初就賦予了一整套政策和使命,最核心的就是要求深圳文交所在「文化+金融」領域先行先試,完成示範引領的使命。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新時代背景下,人民對文化的需求也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深圳文交所在十九大報告加強文化發展的指引下,針對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打造出以「文化藝術品+金融」為服務模式的「掌柜文化金服」交易平台,核心理念在於將具有真正文化藝術價值、收藏價值、增值空間及精神消費屬性的文化藝術品版權化、結構化、金融化設計,對於文化藝術品從生產到流通的不同階段,都有相匹配的服務模式,同時幾個主要流通平台藝術公館、文產商城、掌柜藝拍及掌柜文化金服俱樂部,既有區分也有聯動,可互為出口,真正為深圳文交所掛牌企業及廣大藝術家、收藏者服務,使文化藝術品資產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流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柜文化金服 的精彩文章:

TAG:掌柜文化金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