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雷喚雨,草木縱橫舒

春雷喚雨,草木縱橫舒

驚蟄

太陽黃經345度,二月節。

古人稱冬眠為蟄,蟄為守,「割房霜為匕,天寒百蟲蟄」,蟄隱是為養生。萬物出為震,震為雷,驚醒為慌,驚慌為亂,春雷為鞭策,勞碌一季重新開端。

驚蟄一過,空氣中便開始瀰漫著暖濕的氣息

春雷夾著細雨令萬物開始復甦

中原的渾厚曠遠與江南的秀氣多情

在合肥這裡奇妙的融合了。

『春霆發響,驚蟄飛競,草木縱橫舒。』

文博園內——安徽省地質博物館

春雷喚雨,萬物生髮。

驚蟄三侯

一候,桃始華。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乃鬧春之始,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流水桃花,千媚百態。

二候,倉庚鳴。

倉庚為黃鸝,黃鸝最早感春陽之氣,嚶其鳴,求其友。倉為青,青為清,庚為更新。

三候,鷹化為鳩。

古稱布谷鳥為鳩,春時因「喙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飢,如痴而化」。到秋天,鳩再化為鷹。

驚蟄日的地博

雨氣空濛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

園區內的植物

春醒,始返青生長。

萬物似都有韻律般的存在著

畢竟是驚蟄了啊。

地上的地下的生命皆蠢蠢而蠕。

蚯蚓伸開僵蜷了一冬的軀體

鼠婦蟲也開始活動起來

也許是動物和植物體內

億萬年的基因序列和生命記憶在被喚醒。

生命的誕生離不開水,昨夜雷雨後

木耳這些真菌類生命開始發跡。

這是大自然發出的信號。

天潮潮地濕濕

即便是來自中生代的恐龍

也在綠意中,接收大地初出的「清」新氣

一夜春雷百蟄空,

硅化木林的海棠和櫻花似是始迎春

萬物開始進入爭春鬧春的春喧時期。

第一聲春雷往往是在睡夢中若有若無,朦朧聽到的。

不知你感受到春意沒?

看,億萬年前的陰沉木腳下,是新生命的萌起。

浮雲集。

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

各種不知名的花花也都競相綻放。

冰已融化,小魚兒舒展起筋骨。

疏通的土壤變得潮濕,卻不影響生命的發跡。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今日未遇

不過小女孩跟姐姐說,這花兒好甜

「相比農耕時代,今天的我們與自然日漸疏遠。然而,沿襲祖先的生活智慧,並以此安排自己的日常,已內化為中國人特有的基因。這是關於時間的故事,是中國人與自然相處的秘密。」

不知你們的過往是否有驚蟄記憶呢

可以在本頁面留言

聊聊你年少時期的驚蟄時節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TAG:安徽省地質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