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皇帝的稱號都是怎麼來的

古代皇帝的稱號都是怎麼來的

有的古裝劇明明是一個皇帝,卻有好幾個稱號?難道古代人起名字這麼隨便的嗎?皇帝也這麼任性,顯然不是的,古代皇帝的稱號可是大有學問

謚號!  皇帝在世的時候,一般沒人敢對皇帝指指點點,即使有也都是恭維,很難看出一個皇帝真實的功過。但是皇帝死後就不一樣了,這個時候給的稱號往往更有真實性,這個換稱號就是「謚號」。謚號是古代帝王、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所給予的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因此謚號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謚號按性質可以大致分為美謚、平謚、惡謚三種。

 廟號!  廟號是根據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供奉時特起的名號,由於後世皇帝謚號字數膨脹,且幾乎只要是後人接位的皇帝子孫都會給父祖上美謚,故謚號實際上無法顯示皇帝評價,廟號反而取代了謚號起到蓋棺論定的功用。如、高祖、太宗等。從漢代起,每個朝代一般是第一個皇帝的年號太長,不便稱呼,所以唐宋以來的皇帝都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到了明清兩代才用年號來稱呼。

年號!  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為元狩,並追稱「元狩」以前年號為「建元」、「元光」、「元朔」。此後形成制度。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李志的年號就有14個,如「永徽」、「顯慶」、「麟德」、「總章」、「弘道」等;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後世即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康熙皇帝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為何不稱呼自己為秦人?而是稱呼自己為漢人?
成語故事:力不從心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