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鋪磚的這四個小科普,裝修時一定要知道

鋪磚的這四個小科普,裝修時一定要知道

Q1

瓷磚底面為什麼有一層白色物質?

為防止磚坯在燒成過程高溫狀態下相互黏連或粘結於窯爐輥棒上,磚坯入窯前需要施加脫模粉,避免造成瓷磚變形或輥棒斷裂並造成堵窯等現象。

脫模粉在高溫燒結瓷磚過程中相當穩定。在常溫下,脫模粉則是惰性的,脫模粉粒之間、脫模粉與瓷磚之間是幾乎沒有強度的,如果瓷磚背面帶有未清理乾淨的脫模粉,則瓷磚的有效粘結強度就減小了。所以瓷磚粘貼前應該用水清洗乾淨或用毛刷等將脫模粉清理掉。

Q2

瓷磚為什麼會出現泛鹼和白華?

如果瓷磚鋪貼時採用水泥砂漿,水泥中的鹼性物質,以水為介質,通過瓷磚的拼接縫隙或毛細孔到達磚表,乾燥以後留下的白色的粉狀物質就叫泛鹼。

白華是返上來的鹼性物質,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質發生反應,形成的碳酸鈣、次硫酸鈣、硫酸鈣等各種物質,稱為白華。白華有嚴重的侵蝕作用,影響裝飾面層的美觀。

目前市面專門適用於泛鹼白華的清潔產品(中性或弱酸性清洗劑)。

Q3

弓背和翹角有什麼區別?

由於經過高溫燒制,瓷磚中心部位都有一定程度的上拱,也就會出現微弱的弓背現象。事實上,每一片瓷磚都不是絕對平的。一般情況下,微弱的上拱不會影響鋪貼結果。如果弓背現象超過標準限度就要停止鋪貼。否則鋪貼後瓷磚中間部位隆起嚴重,甚至在瓷磚與瓷磚之間形成「小溝」,只得翻工。

翹角和翹邊

瓷磚翹角也叫二次變形,主要原因是瓷磚沒有燒透。因為瓷磚配方用的是高溫材料,廠家為了快燒加入了低溫材料。燒制過程中,燒透的低溫材料裹住了高溫材料,在表面形成玻化,但是內部材料並沒有完全玻化或者瓷化,因此鋪貼後受水泥拉力以及環境的影響,反彈變形出現翹角。

瓷磚落地後翹角,快的話兩三天就會表現出來,慢的話可能要幾個月才表現出來。目前技術手段還很難檢測。

Q4

瓷磚鋪貼前需泡水多久?

瓷磚不一定要泡水,如果吸水率在0.5%以下,鋪貼前並不需要泡水,如果是瓷片、小地磚(陶質磚),吸水率在20%以下,鋪貼前喝飽水更容易上牆。使用瓷磚膠,則一般不需泡水,但需要清理磚面白色粉末。

如果不慎泡水過度,在不破壞瓷磚釉面的前提下,可以風乾後使用瓷磚膠進行鋪貼。

小小建議,需要泡水的瓷磚,建議還是鋪一箱,泡一箱,因為浸泡過的瓷磚,是不能退換的。

————

往期好文章

陶城君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陶城報 的精彩文章:

瓷磚空間定製化受市場推崇
賣磚就像取西經,不吃這「四苦」難成正果

TAG:陶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