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項梁在陳勝起義後是如何利用反秦聲浪壯大自己的 結果如何?

項梁在陳勝起義後是如何利用反秦聲浪壯大自己的 結果如何?

江東一族累世為將,項燕子項梁,梁有一侄為項羽。在項燕敗績自殺以後,項氏隱姓逃遁在原有封地內忠於自己的族群中活動,不斷企圖掀起反秦大事。但由於始皇並沒有給其機會,十餘年間項梁無從下手但也並非全然無解。直至二世為帝,大開殺戒項梁預感到時機很快就要到來了,於是積極聯絡山東復辟勢力,其中就包括張良等人。待到陳勝起義之後,在項梁張良的引導下,六國氏族一起擁戴陳勝為張楚王。

事實上,沒有任何氏族看得起陳勝,不過是就陳勝的反秦聲浪來隱秘自己的復辟六國的事業而已。另外,反秦大旗已經樹立,誰動靜鬧得最大誰最先遭到秦國朝堂的關注。而陳勝這個所謂的「張楚王」最適合不過。在此前十餘年間,由於嬴政對於氏族的限制於防備,雖然仍有諸如項氏、張氏的大族散布天下,但大部分的氏族都在政府的監督之下。實力較弱,又由於秦國的大興土木將六國人口與貴族分離多年,復辟貴族一時無法召集族兵反秦,這是陳勝又是一個替死鬼,擁戴陳勝代其領兵殺回故土,成為復辟勢力的首要目的。

當陳勝陳城被圍之時,沒有一家出兵救助,在秦軍東出以後依然相互爭搶所謂的地盤。知道陳勝被殺才感到害怕,而在此之時江東項氏幾乎沒有動靜。在北方五國相互爭搶之際,難道項梁抓不住時機嗎?實際上項梁對於陳勝和六國的復辟貴族早已知曉底細,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虛張聲勢尚可與秦軍交手確實不行。項梁並非不著急而是在中原大亂之際,召集之前的族兵號稱八千子弟兵並加緊訓練。等陳勝一死,六國貴族沒有了擋箭牌,不得不直接面對秦軍的兵峰,先前搶的地盤全部丟失,這是項梁的部隊發揮出了重要作用。

在與秦軍的作戰中,與六國相比僅可為尚且一戰。面對秦軍的主力,項梁終究還是輕敵了。在此之前,雖然項梁主力未動但也與秦軍的偏師或地方部隊作戰互有勝負,為了長勢每過一城居民百姓進階屠戮雞犬不留。三川郡守李由(李斯之子)便由此犧牲,加之嫡系部隊戰力較強驕縱之心日濃,最終身死軍破。而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列國已經處於驚恐之中,項燕敗績身死,劉邦直接逃跑,項羽實際上也慌忙向南撤退(但可能不是自己的主意)。如此,復辟運動在中原地區的中心僅剩趙國了,也就是即將爆發的巨鹿之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事實有話說 的精彩文章:

漢初三傑的張良 舊貴族的代表又是帝國制度不得以的延續者
商君書懇令 無以外權爵任與官,則民不貴學問 愚民政策的來源以及真相

TAG:事實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