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書拾遺32:這12位楚王 和兵事沾邊的沒一個好下場

漢書拾遺32:這12位楚王 和兵事沾邊的沒一個好下場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公元前223年,秦軍攻破壽春,享國800多年的諸侯國楚國滅亡。

在之後的朝代中,楚王成為一個爵位封號,而且是頂級的那種。

因為「秦、晉、齊、楚」四個國家在春秋戰國時期最為強大,所以歷代封王中,以這四個封號最為尊貴。

秦末出現的第一位楚王是襄強。

陳勝吳廣起義後,陳勝派出部將葛嬰向東攻擊。作為東路軍主帥的葛嬰在征戰中找到一個名叫襄強的楚國破落貴族,就自作主張立為楚王。

沒多久,葛嬰聽說陳勝自立為王,轉過頭把沒當幾天楚王的襄強給殺了。

等到葛嬰向陳勝述職的時候,陳勝又把葛嬰給殺了。

誰叫你自行其是的?想另立山頭,其心可誅,不殺你殺誰?

只可憐了襄強,還沒回過味就把小命搭上了。

很快,第二位楚王出現了。

陳勝被暗殺之後,主力部隊潰敗,部下秦嘉找了個楚國貴族景駒,立為楚王,勢力正處於上升通道的項梁不幹了,他借口陳勝死亡消息還沒有得到證實,秦嘉之舉屬於大逆不道,於是揮軍攻擊秦嘉,殺掉了秦嘉,吞併了秦嘉的部隊。

景駒同樣沒當幾天楚王,也被幹掉了。

為了佔據道義的制高點,項梁同樣找了一個人坐上了楚王的位置,這已經是短時間內的第三位楚王了。

這位楚王名叫熊心,是楚懷王的孫子,比襄強、景駒的血脈更純正。

熊心從一個牧羊人的身份,陡然變成了楚王。

畢竟有著王族的血統,在度過了初期的不適應之後,熊心不甘心做一個傀儡,開始攬權。在項梁戰死之後,更是大刀闊斧整頓軍政,積極策劃伐秦滅秦的戰略布置。

熊心知道沒有刀把子腰桿不硬的道理,破格提拔宋義,確立自己親信掌握兵權,同時發表了著名的政治宣言,與手下約定先破秦入咸陽者為王。

熊心故意壓制項羽,不讓項羽西行攻秦,只同意劉邦向咸陽攻擊。

但巨鹿一戰,項羽不但殺掉了宋義奪取了兵權,還破釜沉舟大敗了秦軍主力。

秦朝滅亡,排排坐分果果的時候,拳頭最大的項羽知道熊心不待見自己,直接扔出個「義帝」的頭銜,把熊心高高地架了起來。

很快,項羽逼迫熊心搬家去湖南,然後密令英布在半道追殺,熊心一命嗚呼。

前三任楚王都是傀儡的命運,要用你的時候扛著你的大旗,用不著了連命也保不住,抗爭似乎也沒什麼用。

第四位楚王是項羽。

他的故事為人熟知,就不多說了。

第五位楚王是在楚漢之爭中立下大功的一代戰神韓信。

韓信的楚王也沒當多久,厚黑的劉邦一心對功臣,尤其是對異性諸侯王下手,「偽游雲夢」,不費一兵一卒,就活捉了一代戰神。

韓信被降為淮陰侯,最後還是死於呂后之手。

當功臣們被清理得七七八八,楚王的頭銜到了劉家人的的頭上。

楚王在老劉家一共傳了七代。

第一位是楚元王劉交,他是漢高祖劉邦同父異母的弟弟。

劉交是劉邦三個兄弟中最優秀的一位,也是劉氏四兄弟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一位。

《漢書楚元王傳》中說,劉交「好書,多材藝」,年輕的時候就專業攻讀《詩經》,被封楚王之後,劉交又拾起因為戰亂而耽擱的學問,還成為當時《詩經》學中的一個派別。

劉交的子孫中,有楚夷王劉郢客、楚文王劉禮、楚安王劉道、楚襄王劉注,還有兩個沒謚號的楚王,分別是劉交的孫子劉戊和劉交的七世孫劉純。

劉戊因為參加「七國之亂」,兵敗自殺,劉純因為被告發謀反,同樣自殺。

在眾多的漢家劉氏藩系中,由劉交開創的楚藩王族是排行最小的一支,但也是最傑出和最龐大的一支,今天劉姓人口中,五分之一強都是劉交的後裔。

綜合來看,秦末漢初一共湧現出12位楚王,和兵事有關的七位,襄強、景駒、熊心、項羽、韓信、劉戊、劉純,沒有一個好下場。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嘴讀史 的精彩文章:

漢書拾遺06:大漢朝發明了懲罰性稅種——剩女稅
漢書拾遺12:漢朝版秘密警察 錦衣衛的老祖宗

TAG:大嘴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