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前言

Intel SSD給我的印象是非常極端的兩極分化。旗艦好的不得了,如900P一樣天下無敵。低端的差得不行,像600P一樣獲得了史上最弱NVME的成就。也許是實在受不了600P那低下的性能對品牌形象的影響吧,Intel在1月下旬,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突然發布了一款入門級NVME SSD,也就是600P的替代品——760P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從官方給出的數據對比來看,760P可以說秒殺600P,幾乎所有主要參數都得到了翻倍的增長,而功耗減少了一半。如果真像宣傳的那樣,那麼760P絕對是一款入門級的大殺器。


外觀

這次我們特意請來了兩個主流容量的760P,分別是256G和512G。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這個包裝,大家有沒有覺得熟悉?沒錯,和以前600p的包裝幾乎只有配色的區別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背面除了容量以外,最醒目的就要數5年質保了。intel的質保,不必多說了,絕對是業內領先水平。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內容物也很簡單,盤體、說明書、加固用的硬紙殼等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M2介面Mkey,2280標準長度。正面幾乎全部被貼紙覆蓋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貼上貼紙的兩張盤,放在一起,相似度99%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但是背面就不一樣了,上面的是512G版,下面是256G版。很明顯可以看得出512G版本還留有兩個空焊位,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intel還會推出更大容量的版本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揭開標籤,我們可以看到這款SSD的主控,來自台灣慧榮。編號經過了Intel的重新打標,但通過Intel對外發布的資料得知,這是慧榮在去年夏天發布的SM2262型高端主控。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SM2262,集成雙核心ARM處理器,支持8通道快閃記憶體,每通道4CE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由官方給出的參數來看,SM2262與旗艦產品SM2262EN的區別僅在於持續寫入方面。然而目前消費級產品絕大多數採用TLC快閃記憶體,寫入本來就是短板,本來就達不到很高。所以選擇SM2262也並沒有什麼浪費。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256G版本採用的是單顆南亞NT6CL128M32BM-H2作為緩存,這是一顆512MB的LPDDR3-1600顆粒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而512G版本採用兩顆鎂光D9TGQ作為緩存,這是一顆512MB容量的DDR4-2400顆粒,兩顆一共就是1GB咯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快閃記憶體方面,兩款都採取了intel第二代3D TLC NAND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看編號可知,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容量和CE數。256G版本採用的單顆容量為1Tb(128GB),8CE.512G版本採用的單顆容量為2Tb(256GB),16CE。由於SM2262主控最多支持8*4=32CE的快閃記憶體,512GB版本的兩顆快閃記憶體已經達到32CE(16*2),所以這就是760P的滿血版本,後續即使有更大容量,在性能上也很難再有所突破。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背面的金手指不是滿的,原因不明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和600P一起裝機,黑化後的PCB加上黑化貼紙,顏值比黃綠色的600P不知高了多少倍。(請無視主板上的灰塵,北方城市的痛)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性能測試

上機測試,測試平台如下:

Intel i7-7820X

MSI X299 XPOWER AC

DDR4-2133 8G*4

所有SSD均使用主板附帶的轉接卡轉接到直通CPU的PCI-E插槽中

首先打開Intel的SSD Toolbox。很遺憾,雖然軟體可以識別型號,但是安全擦除等功能無法使用,還需要等待軟體更新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Crystal Diskinfo可以正確識別通電時間和寫入量等等。這次512GB版本的760p型號全稱是SSDPEKKW512G8,而512G的600p則是SSDPEKKW512G7。從這點來看,760p也是不折不扣來接班600p的。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一、和600p的最明顯區別

這次760p相對於之前600p,最重要的升級就是大幅加強了寫入性能512G的760p在SLC Cache耗盡之後,持續寫入還可以維持在500MB/S,而且速度穩定。Windows任務管理器中看到的寫入速度曲線也相當平緩。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然而512G的600p,在相同的情況下寫入速度只有100MB/S左右,而且極不穩定。Windows任務管理器中看到的寫入速度曲線像心電圖一樣上下顛簸。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HDTUNES的寫入曲線就更明顯了,這張圖是760p的,出了SLC Cache區之後,寫入速度明顯下降,這也是TLC快閃記憶體所不可避免的,曲線震蕩十分勻稱。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下面這張圖是600p的,出了Cache區之後,寫入曲線簡直就像是在坐過山車甚至可以低到一位數。這也是為什麼600P在高負載時甚至會出現無響應的情況。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不僅僅是寫入,在其他方面也有這大幅度提升,由下面這兩張對比可以看出來,760p的提升是全方位的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二、性能衰減測試

性能衰減總是TLC無法迴避的一個話題,當數據塊超出SLC CACHE區時,當磁碟空間佔用率較大時,都有可能導致性能下降,甚至是斷崖式下跌。那麼我們來看一下我們最常見的快餐測試AS SSD BENCHMARK,看看不同數據塊大小下,性能的衰減情況。

我還分別對這兩張盤寫入了200G和400G的數據,佔用磁碟總空間的約84%,模擬一般情況下的磁碟使用率,再次進行測試。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從AS SSD BENCHMARK的測試中可以看出,空盤狀態下和滿盤(84%空間佔用)狀態下的性能差距不大,760P在這方面做得不錯。但是隨著數據塊的增大,磁碟性能呈現不同程度的衰減。其中衰減最多的是隨機讀寫性能,當數據塊達到3G的時候無論是QD1還是QD64的隨機性能都出現了大幅跳水跌幅超過一半。而持續寫入性能256G版本從數據塊超過3G開始衰減,512G版本則在數據塊超過5G時開始衰減。由此我們可以大致猜測出兩塊盤的SLC Cache容量分別是3GB和5GB

CrystalDiskMark,會在多次測試中取最大值,所以經常被用來驗證SSD的最大性能,而且測試結果相比AS來講更穩定一些,我們來看下這兩張760p表現如何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CrystalDiskMark呈現出來的結果和AS SSD基本一致,但並不像AS衰減幅度那麼誇張,這應該是CDM本身是測試取最大值的關係。

760p在空間佔用超過80%時候的抗衰減做的不錯,但是當數據塊增大時不僅寫入衰減的比較厲害,甚至連讀取都有很誇張的幅度下跌,這難免讓人覺得有專門針對跑分優化之嫌


iometer測試

上面的AS和CMD都只是輕量化的測試,下面換用更專業一點的工具,IOMETER來進行測試。 首先是128K的持續讀取,採用了全新主控和第二代64層堆疊的3DNAND的760p,即便是256GB版本也完勝512G的600p。而隨著隊列升高,512GB版本的持續讀取速度高達3200MB/S,這個還是相當驚人的。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128K持續寫入,由於256GB版本缺少了一半CE的快閃記憶體,所以持續寫入速度僅為512GB版本的一半左右,600p雖然在這個測試中顯示了不錯的寫入性能,但是其糟糕的寫入曲線實在是太影響使用體驗。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4K隨機讀取,這點稍微有點出乎大家的意料,本來以為會輕鬆獲勝的760p卻在此遭遇了滑鐵盧,雖然在QD16之前還處於領先地位,然而從QD32開始被前輩600p反超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4K隨機寫入,這個更是奇葩。760p在QD16和QD32期間性能更是莫名其妙的下降,在QD64之後才得以恢復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從上面IOMETER的四個測試看來,760p針對QD8以內的民用場景優化做得不錯,但是對QD16以上的企業級場景優化還尚顯不足


離散度測試

離散度同樣是使用IOMETER作為測試工具,在QD32下分別對其進行4K隨機讀寫和128K持續讀寫,執行4000秒,每秒記錄並繪製讀寫散點圖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在使用IOMETER對全盤所有扇區進行隨機讀寫測試,發現無論是256還是512G的,讀取表現的不錯,隨著時間的推移性能甚至有所提升。寫入的表現一半,振動雖並不算很劇烈,但是也有部分散點已經接近0點了,特別是256G版本的情況更為嚴重一點。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下面是持續讀寫的相關測試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512G版本表現比較出色,讀取的散點相對穩定,基本維持在3000MB/S上下,少量會跌落到1700MB/S附近。寫入方面基本穩定在500MB/S出頭,但是也有很多時候會上升到1500MB/S左右,看來760p在GC方面也相對積極,即使在持續不停的寫入測試中也可以釋放SLC Cache來恢復一定的性能 256G版本的表現不如512,寫入方面通過GC恢復高性能的頻率也低了很多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其他測試

PCMARK8也常被用來測試SSD

256GB版的PCMARK8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512GB版的PCMARK8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在進行性能測試的同時,我還對溫度進行了一下簡單的測試。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這張圖,上面那塊盤是512GB的760p,下面那塊是512GB的600p。很明顯看得出來,兩塊盤的快閃記憶體溫度相差不大,但是760p的主控要熱得多。


總結

也許是習慣了Intel在CPU領域中的擠牙膏行為,這次760p取得的長足進步著實讓我吃了一驚。不但持續讀取可以突破3000MB/S,更重要的是解決了600p那糟糕的寫入表現。雖然在高隊列的企業級環境下發揮得很一般,依舊難堪大用。但是在低隊列的民用場景中已經可以表現的十分出色,如果價格也能與600p看齊的話,無疑是入門市場的一個不錯的選擇。在性能夠用的情況下,還具有五年的全國聯保,看來淘寶上那些來路不明的OEM盤沒有多大的選擇必要了。

256GB版本由於缺少了一半CE的快閃記憶體,性能較512GB版本相差較大,建議預算不是非常吃緊的同學們還是優先考慮512GB的版本

綜上所述,我決定將Koolshare今年的第一塊推薦獎章頒發給760p,希望Intel能夠再接再厲,為廣大消費者奉獻出更優質且價格實惠的商品

這次不是牙膏——Intel SSD 760P評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