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沃爾瑪中國區一把手在6年內換了4個,這回靠譜么?

沃爾瑪中國區一把手在6年內換了4個,這回靠譜么?

沃爾瑪中國再度換帥,這次迎來了一個亞洲面孔。

2 月 23 日沃爾瑪宣布,現任沃爾瑪大賣場中國業務總裁陳文淵將於 3 月 1 日起接替岳明德(Dirk Van den Berghe),正式升任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並繼續向後者彙報。岳明德將仍任沃爾瑪全球執行副總裁、沃爾瑪加拿大及亞洲區首席執行官。目前為止,這已是沃爾瑪在6年內第四次更換該位置的人選。

受電商業務增速大幅放緩和季度盈利遜於市場預期等消息影響,沃爾瑪近來股價大跌。零售行業專家丁利國指出,在美國本土市場業績不理想的沃爾瑪,對中國市場潛力格外重視,頻繁換帥折射出其對業績增長的不安。對於大賣場和電商業務,新帥陳文淵將給沃爾瑪中國帶來什麼樣的未來,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

截至發稿,沃爾瑪中國公共關係負責人並未對《中國經營報》記者提出的與換帥相關的問題予以回復。

六年四次換帥

根據沃爾瑪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消息顯示,陳文淵於2017年4月1日加入沃爾瑪並負責領導沃爾瑪中國大賣場業務。據了解,這位在新加坡出生的職業經理人曾在新加坡政府、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任職,加入沃爾瑪之前是麥當勞台灣的總裁。

在陳文淵之前,沃爾瑪中國CEO一職經歷了頻繁的更換,從高福瀾(Greg Foran)到柯俊賢(SeanClarke),再由加拿大及亞洲區首席執行官岳明德兼任,外界認為,6年內第四次換帥對沃爾瑪中國的戰略一致性影響較大。

而就在這個最新人事任命公布之前,沃爾瑪於2月20日公布了2018財年第四季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沃爾瑪美國電商業務增速大幅放緩,當季利潤 21.75 億美元,同比下跌 42.1%。受電商業務增速放緩和季度盈利未達市場預期等消息的影響,沃爾瑪在2月20日股價大跌10.18%至94.11美元/股,遭遇自1988年1月以來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市值損失約300億美元。

對於在美國的電商業務,沃爾瑪首席財務官布雷特·比格斯承認,其電商銷售增速低於預期。首席執行官道格·麥克米隆也表示,增速下滑有點出人意料,他強調「我們正在學習新的東西,電商還有很多路要走。」

為抵抗最大競爭對手亞馬遜的阻擊,2016年8月沃爾瑪收購了Jet.com等一批購物平台,還打響了與亞馬遜的電商價格戰,不斷降價等策略使公司營業利潤降到歷史新低。截至2017年11月,其 11大類213件商品的平均在線零售價格僅比亞馬遜高出0.3%,創下史上最小差距。

來自《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沃爾瑪的毛利率在2019財年可能繼續承壓。為此,沃爾瑪減少大型實體商店建設、關閉部分店鋪和裁員,並嚴格控制每日開支,以期用來改進現有實體店和投資電商業務。僅2018年年初,沃爾瑪就關閉美國境內的63家山姆門店,預計兩年內裁員1000人。

而在中國,根據沃爾瑪公布的消息,2018財年第四季度(2017年11月~2018年1月),沃爾瑪在中國的總銷售額增長4.1%,可比銷售額增長2.3%,可比客單價增長1.5%。對在美國大本營陷入和亞馬遜激烈競爭的沃爾瑪來說,中國市場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沃爾瑪正在陷入內憂外患之中,實體零售在美國受到很大影響,在中國也是一樣的,沃爾瑪的線下零售被電商衝擊得厲害,也許是業績沒有達到預算,出於對股東們的交代,更換管理層是最直接的方法,起到安撫的作用,這也側面說明了沃爾瑪對中國市場業績貢獻的格外重視,另外不排除是總部領導層的動蕩,將可能導致影響到中國區CEO的變化。」丁利國說。

零售行業專家胡春才也給出了類似的看法,「沃爾瑪是以大賣場的業態為主,整個大賣場業態在電商、社區超市、便利店的競爭圍剿競爭當中,壓力是非常大的,國際企業都有這樣的特點,每個高管的『保質期』都和業績有關,如果業績不理想可能遭遇更換的情形。」

去年年中,業內傳出了沃爾瑪在中國兩個月內關閉和即將關閉的門店總數達到了11家的消息,對於頻繁關店,當時沃爾瑪中國公共關係相關負責人給《中國經營報》記者的回應是,「沃爾瑪為進一步優化商業布局,近期我們關閉了個別門店,但新開門店數量遠遠大於關店。」

受制於電商發展

在中國,沃爾瑪的開店擴張計劃仍在繼續。今年1月,在沃爾瑪媒體溝通會上,沃爾瑪中國公司事務高級副總裁石家齊透露,今年沃爾瑪還將繼續在中國開出30~40家門店,其中包括山姆會員店及小型超市。此外,沃爾瑪還將投資接近3億元,用於對現有門店的改造升級。

在實體零售不理想的當下,家樂福、華潤萬家的轉型是選擇了「做得更小」,開出了社區型小業態超市或便利店等。而沃爾瑪仍然在大賣場上著力,以及山姆會員店。陳文淵在去年接受《商業觀察家》記者採訪時曾談到,大賣場業態的「潛力還沒有完全挖掘出來」。近日,山姆會員商店中國業務總裁文安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到2020年擬將中國區山姆會員商店翻倍至40家左右。

不同於不久之前沃爾瑪在美國關閉山姆會員制商店的情形,沃爾瑪看到了山姆在中國的發展前景。丁利國指出,「21年前,當山姆會員店首次進入中國市場時,『付費會員制』的模式仍不為大眾所熟知。與大賣場的高速擴張不同,山姆會員店這種業態更多面對的是中產階層,由於要交納一定的會費,在選址、物業的硬體條件要求較高,開設在一二線城市市場才有戲,三四線城市則不行。」

目前在中國,沃爾瑪擁有19家山姆會員店。根據沃爾瑪的說法,山姆會員店全球業績最好的前4名門店中,有3個來自中國。在一家商超連鎖公司負責業務發展的韓辰告訴記者,山姆的會員店近似折扣店這樣的業態定位,美國的Costco也是典型案例,擁有低毛利、高客單、高客流、高周轉、高現金流的特點。目前一般大賣場客單價大概在200元左右,而山姆應該在500元左右。

丁利國表示,「一般來講,大賣場商品數量(SKU)約在4萬~6萬個,而會員店形式的賣場單品數量有4000個左右,對單品的要求很高,意味著可能每個單品都是爆款,這對商品採購研發能力有很大要求,還要有自己獨特產品線。此外,該形式對供應鏈要求和門檻較高。普通大賣場在中國算是飽和了,而會員店類型的競爭對手幾乎沒有。」

不過,記者留意到,山姆最大的競爭對手Costco近日宣布,其將在上海浦東和虹橋同時開建兩家門店。

與此同時,沃爾瑪對於全渠道業務的探索仍在持續。去年年底,沃爾瑪宣布將公司英文名中的「Stores」去掉,從2018年2月1日起,公司法定名稱由「沃爾瑪百貨公司」變更為「沃爾瑪公司」。更名的背後,顯示了其進軍全渠道的決心,試圖用多種購物方式滿足消費者。

不過,胡春才指出,「沃爾瑪的電商策略,從最初的『電商對沃爾瑪構不成挑戰』、到大力投入與亞馬遜直面競爭,又在中國市場『委曲求全』,被迫放棄『獨立』發展電商業務的機會,再到電商業務都和京東捆綁在了一起。」

資料顯示,2011年,沃爾瑪從中國平安手中收購17.7%的1號店股權,涉足中國電商業務。次年,沃爾瑪再次增持1號店股權至51.3%,成為了其最大股東。直至1號店管理層相繼離職後,沃爾瑪才正式掌權。由於電商格局固化和市場增速下滑,以及沃爾瑪與1號店創始團隊的發展戰略存在分歧等原因,最後沃爾瑪將1號店賣給了京東。

胡春才表示,在賣出1號店的同時,也意味著沃爾瑪放棄了在中國獨立發展電商業務的機會。隨後,沃爾瑪走上了不斷增持京東股份的道路。

2016年6月,沃爾瑪與京東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沃爾瑪旗下1號店包括品牌、網站、APP等所有資產打包併入京東,沃爾瑪繼續經營1號店自營業務。除了與京東合作外,沃爾瑪中國也有自己的APP電商平台。不過目前為止,記者留意到,該APP平台上的電商業務所涉及的城市依然只有6個,包括深圳、廣州等。

「在中國市場上,沃爾瑪的電商業務顯得有些『尷尬』。和京東換股的這件事,從財務上來看,決策是對的;但是,從戰略布局來講,等於是沃爾瑪基本上放棄了自主權、控制權,這是不太能夠接受的事實。雙方的實體門店和O2O平台想要在商品、庫存、供應鏈等各個方面打通,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為兩者都有自己的體系,很難去協調。在美國總部經歷的電商衝擊,中國的電商又不把握好,這對沃爾瑪來說是存在危險的,這也是給新帥最大的考驗。」丁利國說。

·END·

新消費

微信號:Newconsumer

由《中國經營報》快消連鎖版組打造

挖掘消費行業新趨勢、新機會與新模式

打造快消業與連鎖業上下游良性聯動的新型生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消費 的精彩文章:

Gap總裁兼CEO即將離任 致集團股價下跌6.5%

TAG:新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