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脊椎動物研究所 家鄉的味道

古脊椎動物研究所 家鄉的味道

當你沒有計劃的時候,你夢想有個計劃;當你有了計劃之後,卻趕不上變化。時間就是這麼沒的...

本來是12月15號到北京,計劃是16號就去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但有些人總是給我找些事情做。推遲了以後好不容易抽了一天下午過去,卻忘了星期一是全世界博物館閉館的日子。直到快走之前才終於在人家關門前50分鐘進去看了眼。到寫文章的時候已經隔了幾個月了。

剛一進館,發現沒有人,非常開心。

忘了叫什麼的食草恐龍...誰關心食草的呀就記食肉的。學科內還偏科的應該應該也沒誰了。不過由於恐龍變性論的提出(菲爾德博物館中的恐龍變形論),記名字也變得沒那麼重要。頭上的突起嚴格意義上不是角,應該叫做冠,沒人知道確切是幹嘛用的,推測是吸引異性,用來打鬥還是夠嗆。

看到這個鄧氏魚的模型我笑了,菲爾德博物館有個真的,還比這個大...

博物館裡這種亂糟糟的碎片式化石是我見過博物館裡最多的,不知道是因為懶,還是翟不清楚。

來自國外的朋友。很抱歉地通知您,您最喜歡的暴龍(霸王龍)我國並沒有分布。他兄弟特暴龍(雖說加了個 特 字但體型要小一些)也是在蒙古地區才有分布。

一些早期的爬行動物。(沒意思無聊懶得說 臉)

許氏祿豐龍,並不清楚為什麼要把鎮館之寶放在二層。不過剛進大門的時候我就用手指著二層這個位置跟我媽說,他們鎮館之寶在這個位置。有十幾年沒來了但是依然記得很清晰,這得感謝我小學的語文老師。上一次來這裡也就是第一次來,是小學不知道幾年級不知道是春遊還是秋遊。之後寫了篇作文。當時年紀小還不太會措辭,在作文里寫道「我知道關於恐龍的所有知識」,老師為了我說明這裡不合理,就問我鎮館之寶叫什麼,我沒答上來,但是我有印象我看到了並記得它的位置,可是就是沒想起來叫什麼。從此以後我就記住了。

還有就是雖然展品不如國外的博物館,但是這個AR做得還可以,還有模擬的叫聲呢。(但是微信這幾天抽風,試了各種辦法視頻GIF都傳不上去,只好截屏了)

(自己看介紹...)

封面上的翼龍。姓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名。我再說一遍,天上飛的和水下游的都不是恐龍,只能叫會飛的會游的爬行動物。

嚴正聲明:以下言論完全不包含任何種族歧視,而是純科學論證。若有人不服,我願承擔由其引起的一切後果。

從古至今,亞洲大陸,尤其是現中國領土大陸上的生物都要比歐美大陸上進化的更完全一些。就拿現在來說,排除一些個例,歐美人總體的體能確實比亞洲人要好,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自行車運動;而亞洲人總體在智力上要發達一些,簡單例子就是數學。而中國人數學就是比印度人要好。我在加拿大讀12年級的時候上AP數學課,每次考試都是我幾乎滿分,第二名印度人就直接掉到及格線了。還總是跟老師抱怨說我們都已經學過一遍了。我高二走的好不大哥?根本沒學過微積分。學不過我少廢話!可能本地人大學壓力小一些所以並沒人上AP課,課上都是國際生。其實我也沒啥壓力就給自己找點事兒干。另外,中國和附近幾個鄰國(不包含印度)的人種體毛含量應該是地球上比較少的。在我看來,體毛的多少側面反映出進化完全度。

進入正題。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羽毛算是很高級的東西(跟體毛不是一回事兒昂),只有中國出土的恐龍進化出了羽毛,但體型偏小,不及美洲大陸的恐龍。這也說明了為什麼特暴龍比它親戚暴龍小。簡單概括就是,中國(或亞洲)恐龍體型小,有羽毛,外國(歐美)恐龍體型龐大,沒毛兒。上圖的小盜龍算是恐龍的範疇內,而不是翼龍,會飛的爬行動物。也正是恐龍的這一分支進化成了今天的鳥類。

這應該就是亞洲大陸的頂級捕食者了。從頭骨可以看出體型相對暴龍而言並不是很大。

從二樓看馬門溪龍。為啥從二樓?一樓照不下...脖子(較身體比例)最長的恐龍。

三樓,歡迎來到並不激動人心的後恐龍時代...

不過如此完整的猛獁象還是第一次見,很壯觀。

到底有多壯觀(還能找著我不)?

劍齒虎是我比較崇拜的捕食者之一。它們匕首一樣的牙並不用來捕食獵物,而是在獵物受傷並不構成威脅時用來切斷氣管給其致命一擊的。而正是牙的長度讓它們只能吃掉獵物的40%,在當時算是很浪費了。看著這大長腿,健碩的體格,能想像這是貓么。劍齒虎的成功,如果不是氣候變化,我們今天應該能在動物園看見。

敬請期待番外篇:

標4操場都放不下的中學居然有標本陳列室!?

暑假可能去四川自貢的博物館。明年春假打算回多倫多的高中看看,順便去一直沒機會去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到時可能會變成六部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婆婆,飯煮少了
年底掃除又臟又麻煩?教你16招,輕鬆搞定,趕緊收藏備用吧!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