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閑說三國】三國影視劇、網文找茬指南(食物篇)

【閑說三國】三國影視劇、網文找茬指南(食物篇)

原標題:【閑說三國】三國影視劇、網文找茬指南(食物篇)


每逢佳節胖三斤,仔細一瞧三公斤。


其實啦,在重要節日里縱情口腹、放飛自我,古人與我們也是半斤八兩。而且也只有劉備同志等個別人,才會對召之即來揮之不去的脂肪黯然神傷。



春節前的你,經歷了備考、加班、春運,鬥志昂揚,正值一年中顏值的巔峰;

春節後的你,臉皮浮腫、目光獃滯、蓬頭垢面、爹嫌媽厭不想開學不想上班


但不知各位是否也曾好奇過——三國時期的餐桌上都有哪些好吃的,才讓先主在不知不覺間髀肉復生?或者,有沒有想過各類三國影視的劇組有沒有在細節上狠下功夫,熒屏上的三國宮宴會不會出現諸如玉米、番茄、瓜子這些BUG?


一切盡在此文中。



比如老版三國演義中的劉備種菜


前面的蔥確實是當時已有的農作物


但後面那個是啥......胖喵沒認出來


*以下所列食物均有文獻或文物佐證。但可能有一部分食物被遺漏,請見諒。


主  糧


人是鐵飯是鋼。在現代營養學中,只有那些能提供大量澱粉的食物才夠資格成為「飯」,或者說,主糧。我國澱粉聯盟在漢末三國時期的主要成員有:稷、黍、麥、稻、麻、菽、高粱、蕎麥、青稞等。


即粟米、穀子,古人栽培時間悠久。


稷與社(土地)組詞為社稷時表國家。在這個時代,稷還是澱粉聯盟陣營里不容置疑的一哥


(shǔ)


即糜子、黃米,也就是黃粱夢中的黃粱。



黃粱夢(圖據網路)



大麻是個多面手。它不僅能提供可用於紡織的纖維,還有可食用、可榨油的大麻籽,是當時很重要的作物。


也有學者根據一些跡象認為,在古代的一些祭祀活動中,可能已經將大麻作為致幻劑使用,以加強祭司溝通天地、對話鬼神的能力。

(shū)


大豆,豆類。


《三國志 · 賈逵傳》中記載著一個叫楊沛的人在饑荒年裡囤積了大量豆子,後來曹操西迎天子,但麾下將士無糧。路過新鄭時,楊沛便把豆子全部獻出以作軍餉,於是 「太祖大喜 」。楊沛也從此登上了三國舞台,在曹魏陣營中頗有一番建樹——「太祖以為能 」。


《後漢書》中也有:太原閔仲叔者,世之奇士,含菽飲水,遺以生蒜。


就著生蒜吃大豆……這種操作夠生猛,不愧世之奇才。


大豆外還,豆類家族還有小豆、豌豆、胡豆(蠶豆)、扁豆、綠豆等。它們主要以豆粥、豆餅的形態出現在餐桌上。


小麥


小麥發源於西亞,大約距今4000—4500年前傳至中國。這是一種傳奇作物,養育了眾多古老的文明。但在進入中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它都無法撼動稷的一哥地位,主要是因為:


1 氣候


中國北方也並不是那麼適合小麥生長,直到國人搞定灌溉技術,才彌補了先天不足;

2 口感


大約在漢代以前,小麥還是直接蒸煮成麥飯。由於麥飯口感糟糕、難登大堂,所以只有下層人食用


加工食品麵粉、豆腐


石磨大約出現於戰國,到東漢成功進化成旋轉石磨,還擁有縱橫疊錯的斜齒,效率飆升。石磨的幫助下,小麥從粗糧華麗轉身成細糧麵粉,地位也立即水漲船高,在接下來的年代裡,各種精緻麵食競相問世、彷彿百花爭艷。豆腐等豆製品也應時而生,在我泱泱吃貨大國的餐桌上璀璨奪目、長盛不衰。



有觀點認為,當時豆腐的食用方式之一大概就如圖中這樣。做好豆腐後,撒點佐料在上面,然後用小刀切成小塊食用。


肉  食


與今日相比,當時的肉食可能在品種上還要更豐富一些,養殖業包括常見的六畜、鴨、鵝、魚,從林間狩獵得來的雉、獐、麂、鹿、雁、鶴、鵠、狐、虎、豹等,以及魚蝦、蟹、龜、鱉、蛙、螺、貝、蚌等各種水產品,淡水與海水都有。


也不用太羨慕彼時人們有這樣那樣的野味。野生動物有寄生蟲,若烹飪不當,食客中彩幾率不低……胖喵曾跟著朋友去吃非養殖黃鱔……那寄生蟲翻滾的場面讓胖喵實在無力招架,最後落荒而逃,連晚飯也跟著省了。


也有史料表明,蟬、蝗等昆蟲也是古人的食物。

漢朝發生了好幾次蝗災,或許古人覺得不能便宜了這種小惡魔,也或許他們在飢餓絕境中走投無路,然後驚喜的發現了這種食品的蛋白質是牛肉的三倍!


除肉外,當時的動物性食品還有乳、乳製品《魏書》有提到「常飲牛乳, 色如處子」。乳製品則包括酥、酪(發酵乳)、乳腐(乾酪)等。而則可以在更早期的出土文物中見到。



南京博物館院的西周雞蛋(圖據網路)


蔬  菜


漢末三國時期蔬菜軍團的成員大致上有筍、藕、葵、蔥、韭菜、蕪菁、薺菜、苜蓿、芹菜、葫蘆、荸薺、冬瓜、芥菜、蕹菜、菠菜、蘿蔔、蒜頭、胡瓜(黃瓜)、蘘荷等。應該還有各路野菜,但品種不詳。



辛追夫人墓里出土的藕可謂一件憾事。當年發掘現場出土一個漆鼎,其中有薄薄的藕片鮮嫩如昨。但它們在重見天日後迅速化作齏粉,只留下一張快照。



馬王堆出土的藕片(圖據網路)

(wèng)


就是口語里的空心菜和藤藤菜。是一種生長迅速、加點蒜茸清炒就很好吃的時令蔬菜。


蘘(ráng)荷


是一種多年生薑科植物,也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胖喵沒吃過,歡迎有體驗的朋友在評論里補充能好怎。



蘘荷(圖據網路)


水  果


水果幫的大佬們則有桃、梨、棗、橘、酸棗、枇杷、杏、銀杏、李、柿、梅、楊梅、柚子、桂圓、荔枝、桑葚、銀杏、菱角、甜瓜、甘蔗、葡萄、核桃、石榴、無花果、橄欖等


集萬千美好於一身的

古人對極喜愛,認為它有歡慶、延壽之意。


壽星的形象,便是右手拿桃的老翁;傳說東方朔也三番四次從西王母那裡偷蟠桃。


所以說,劉關張一定要在桃園中結義,而不是梨園、杏園、梅園,也是有原因的。



東方朔偷蟠桃(圖據網路)


甜瓜


馬王堆辛追夫人的死因便是吃多了甜瓜後誘發的多種併發症。


桂圓,荔枝


左思《蜀都賦》:於是乎邛竹緣嶺,菌桂臨崖。旁挺龍目,側生荔枝。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當時成都盆地的氣候比現在更濕熱,適合桂圓、荔枝生長。


陸績是三國時東吳人,其父與袁術交好。陸績六歲時拜見袁術,袁術請他吃橘子。陸績就藏了幾個。臨走時,他彎腰告辭,贓物掉在地上。袁術笑著說:「陸郎作客而懷橘,何為耶?(你來我家做客,又吃又拿,是幾個意思?)」陸績回答道:「是橘甘,欲懷而遺母。(橘子太甜了,我要給我媽)」 袁術十分感動。


在《三國演義》中,我們的丞相大人舌戰群儒,陸績作為對手而登場。丞相大人一見,就直接放大招——你就是那個在袁術那裡偷橘子的人啊!


所以啊,當有人模仿朱自清先生的老父親「你站在這裡不要動,我去買幾個橘子」、想要佔便宜時,諸君可以大喊「我要你偷來的!」



陸郎懷橘(圖據網路)


林春暖


董奉,建安三神醫之一。他行醫治病不收取錢財,只要求病癒者在山中栽種杏樹即可。重病癒者5株,輕病癒者1株。待杏林如海,董奉再用杏子換取穀物以接濟窮人。


在後世,「杏林」也就成了中醫藥行業的代名詞,「杏林春暖」則用來形容醫術高超。


西瓜

2006-2007年進行挖掘的安徽六安雙墩墓M1出土了西瓜子(是種子,而非零食瓜子),算是坐實了漢末三國時期中原已有西瓜。


結合已有資料,我們認為,彼時的西瓜僅皇室和少部分權貴才能享用。毫無疑問,西瓜應是當時宴會上的重要角色。


甘蔗


也叫(zhè),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有種植甘蔗的記載,但甜度如何不詳。


曹丕的《自敘》有一段:「嘗與平虜將軍劉勛﹑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時酒酣耳熱,方食芊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


喝嗨了後用甘蔗做兵器來搏擊……曹公子真的一向很會玩。


石榴、橄欖


有一些觀點認為石榴和橄欖在中國的栽種時間比較短。但在張衡的《南都賦》中就已提到了石榴:「梬棗若,穰橙鄧橘」。馬王堆出土的醫典也證實了當時的石榴已成規模。而橄欖,則在不止一處的漢墓中有出土


調  料


至少有花椒、姜、蔥、蒜、茱萸、桂皮、茴香、鹽、糖、蜜、芝麻等,以及各種發酵而成的(zū,泡菜)、醬、酒、曲、豉等。



《左慈傳》中記載,左慈給正在大宴賓客的曹操釣了新鮮鱸魚,曹操表示既然有了鱸魚就應該再來點「蜀中生薑」。


一捧花椒即山盟


國人種植花椒,至少有3000年歷史。早在《詩經》中就有「視爾如荍,貽我握椒。——小伙對心儀的姑娘大喊:我的寶貝喲,你像荍(qiáo,錦葵)一樣漂亮!快送我一把花椒與我共墜愛河吧!在那遙遠的時光里,一捧花椒便是山盟,便是一世溫柔。所以呀,知道在今後的情人節和七夕里送什麼才又便宜又有文化內涵了吧?


再看看曹植的《洛神賦》——「踐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女(嫂)神(子)所到之處,全是花椒的曼妙香味。


在元旦時,還需要準備花椒酒以敬長輩。屈原在《九歌里為東皇太一準備的祭品中也有花椒酒:「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



椒酒(圖據網路)


蜂蜜


袁術在彌留之際最想吃的東西。


烹飪方式


漢末三國時期的烹飪方式與今日大同小異。今日常見的蒸、煮、炸、炙、烤肉串、臘肉、肉脯、秘制肉醬、泡菜、刺身(魚膾)等都已存在。可能也出現了類似火鍋那樣一邊煮一邊吃的炊具。



學術界對「」一直存在各種觀點。其一便是,炒菜需要鐵鍋這種炊具。但因鐵礦產量低,鐵器珍貴、與鹽同為官家掌控之物。一直到宋代,鐵鍋的問題被搞定了,「炒菜」才可能大面積的流行開來。


但在《齊民要術》中就已經提到了炒雞蛋:打破(雞蛋),著銅鐺中,攪令黃白相雜。細擘蔥白,下鹽米、渾豉,麻油炒之,甚香美。


這是一種不用鐵鍋而用銅鐺的炒法,可能與今日大眾所知的炒法有差異。但至少,當時已出現了一種叫」的烹飪方式。



五熟釜(圖據網路)


《鍾繇傳》中:魏國初建,(鍾繇)為大理,遷相國。文帝在東宮,賜繇五熟釜。


這種可以同時烹飪五種食物的炊具用來煮火鍋想想都刺激——麻辣、中辣、特辣、特特辣和妥協用的微辣——簡直完爆鴛鴦鍋。


最後,先謝謝認真看完此文的各位。


然後也預祝大家在看歷史類網文小說時可以找點樂子,比如「黃月英用鐵鍋煮了一碗番茄雞蛋湯」、「大喬小喬吳國太嗑著葵瓜子嘮家常」、「張教主用烤火雞祭祀黃天」、「霍男神封狼居胥後用土豆燉牛肉犒賞三軍」啥的——能成功找到BUG,很有成就感不是?



文 |諸葛胖喵



戊戌年3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武侯祠 的精彩文章:

【三國期末考】這份關於三國的試卷,你能得幾分?

TAG:成都武侯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