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解謎吉利入股戴姆勒:中國汽車出海迎新機遇

解謎吉利入股戴姆勒:中國汽車出海迎新機遇

近日,由寰球汽車主辦的「國際大背景下――看中國汽車的新機遇」論壇活動在京舉行。來自政府、財經、媒體等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從各自所在領域,圍繞吉利入股戴姆勒集團這一熱點事件給予了專業解讀。並共同探討了中國汽車在國際大背景下的新使命與新機遇,以及這一輪中國汽車走出去的目的與意義所發生的變化。

解謎吉利入股戴姆勒:中國汽車出海迎新機遇

寰球汽車集團董事長兼CEO吳迎秋在致辭中針對吉利參股戴姆勒指出,世界汽車正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一場深度的變革,也處在一個發展的十字路口,但這個十字路口並不是新能源、智能化、無人駕駛等表面現象,究其根本是人們對汽車概念的理解發生了變化。此外,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在過去的兩年當中,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質變,而中國汽車也需要在國際大背景下,世界汽車大趨勢下探索發展機遇。

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雲春表示,全球汽車面臨的大變局,首先是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帶來的,將其總結為一主多翼。一主是智能化、網路化、數字化;多翼是材料技術、能源技術、生物技術等深度發展和高度融合。這樣一主多翼的新一輪技術革命的特徵,給產業的組織方式、行業的分工、企業的管理以及從研發生產、流通到消費,帶來了一系列深刻的革命性的變化。

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對外開放的新格局,給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也帶來了巨大挑戰。無論是經濟全球化,還是中國對外開放,都進入了一個2.0時代。目前,中國汽車經過多年改革開放,已成為汽車生產、消費大國,但是大國不是強國,要想真正使中國的汽車行業強起來,就必須在提高汽車行業的技術水平,在跟上甚至引領汽車行業新一輪技術革命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只有這樣中國才能實現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中國汽車的高質量發展。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汽車行業正在發生變革,從淺層次來講,印度東南亞一帶等對汽車的需求,未來若干年一定會上升,因為世界經濟還是在恢復的,汽車行業整體上講是發展的。從中國市場來看,消費者對於汽車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高端化

對於吉利入股戴姆勒,李稻葵認為,李書福代表中國汽車在世界上不僅佔一席之地,而且還通過他的運作,能夠造福全人類,這是世界汽車命運共同體的根本所在。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從自身在汽車領域的任職經歷出發,回顧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這四十年里,中國汽車從過去的年產14.9萬輛發展到年產2800萬輛。可以說中國汽車對於整個工業體系起到強大支撐作用。

他認為汽車工業有現在的輝煌成就最重要原因是改革開放40年間,中國的汽車工業發展到現在,世界所有的大汽車公司幾乎都在中國有合資、合作。同時也應該看到,中國汽車目前存在大而不強、缺少核心技術等問題,這一切需要用改革開放的思維來解決

著名財經評論家、《華夏時報》總編輯水皮指出,隨著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無人駕駛將作為物聯網的構成系統出現,這將對整個汽車工業的衝擊是顛覆性,至少表現在規模產能上,而汽車也將以出行移動終端形態出現。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汽車工業經歷了從早年間的求人家帶著玩,到後來跟著人家跑,到現在找機會要超越的艱難過程。吉利入股戴姆勒也給整個中國汽車工業的從業人員、消費者做了一個很好的指引。為中國汽車發展提供另外一種跳躍、整合的發展思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王曉明從產業發展大趨勢角度分析,中國汽車產業現在正在處於一個革命性、轉型的十字路口。隨著汽車產業發展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比如節能、環境等也不能單靠技術手段解決。其中,商業創新模式不失為一種發展趨勢。

他指出,汽車社會從10億進入到20億,意味著要從第二次工業革命汽車產業和社會的主導形態,轉向第三次工業革命下的汽車產業和社會的主導形態,沒有這樣一次模式的轉型和轉換,未來的汽車社會就無法實現。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汽車主導形態是石油加內燃機加傳統的燃油汽車、高速公路;而第三次工業革命下的主導形態變為電力、電池加電機、電動汽車、車聯網、自動駕駛以及生產方式的個性化定製,還有商業模式的革命性創新。

在本屆論壇中,四位學者除了進行專題解讀外,就吉利入股戴姆勒一事分別提出四項建議。

侯雲春:中國汽車需要在「減量經濟」上做文章

吉利參股戴姆勒,合作是擺在首位的,關鍵是看雙方的合作方向是向哪個方面傾斜,是發動機技術還是智能控制技術?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汽車合作上,中國發展電動車的幾個關鍵因素尚未解決,一個是鋰電池動力技術,再一個就是礦產資源開採使用有限的制約。

另外,如今中國千人汽車的保有量直線上升,國內汽車市場容量也趨近飽和,到了由「量」向「質」的轉變時節,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對國內消費者在汽車文化和文明上的一個普及。

首先就體現在汽車的使用效率上,經濟學上有「增量經濟」和「減量經濟」的說法,眼下中國需要在「減量經濟」上做文章,租車、共享出行就是最好的貫徹手段。從生產角度講,量雖然減少了,但是效率是提高的,既節約了資源,從長遠角度講也符合行業健康發展的需求。因而,李書福入股戴姆勒,就是在決定未來汽車向移動出行服務上所做的前期投資。

姚景源:李書福不是去當官,而是要融入戴姆勒集團

首先吉利參股戴姆勒並不是說李書福要領導戴姆勒,而是藉助此次與世界一流汽車集團的合作來學習其核心技術,以此融入全球汽車行業。

再者,中國汽車行業現在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汽車年產量已接近3000萬輛,2017年是一位數的增長,在之前幾年都是兩位數增長。今後一個汽車企業想要靠數量增長去獲得發展、利潤和成績是很困難的。若一味地追求速度,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就會更加尖銳。

中國汽車工業眼下要做的是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變,而在改革開放下湧現出的諸如吉利這樣的企業,過去仰仗世界經濟對中國經濟的支持,如今,是時候反饋世界經濟了,走出去,融入全球汽車行業、融入整個世界經濟就是一個最好的出路。

水皮:傳統車企要拋卻歷史地位的包袱和障礙 擁抱智能技術

吉利參股戴姆勒我有兩個參考建議。首先是要吸取智能手機擠占直至消滅普通手機成長空間的教訓,以戴姆勒和吉利為代表的傳統車企要想避免成為下一個諾基亞或愛立信,就必須跟上時代發展潮流,而不是在面臨巨大技術變革時,讓過去的歷史地位成為包袱和障礙。在具體操作層面上就是要擁抱智能汽車和無人駕駛技術等,同時還要跟進中國和美國等多方面的標準來制定新技術的發展時間表。

第二是針對戴姆勒集團的一點建議,如今李書福領導的吉利汽車在國內市場有足夠的話語權,其銷售渠道的鋪設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賓士過去幾年在中國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如果可以藉助李書福的經驗,藉助吉利在中國市場的實踐,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其市場佔有率還會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隨之而來的是戴姆勒集團業績的提升,因此,吉利參股戴姆勒是一件好事。

王曉明:個性化出行將成為互利共贏的關鍵領域

李書福先生在每年的兩會提案中都時刻關注汽車的社會發展問題,且這個關注有一個明顯的發展變化,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起先是受到家庭收入的影響,隨之是城市限購、環境和能耗上的約束,再到如今開始向出行這個宏觀的領域轉變。

在個性化出行方面中國還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而且這個空間里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高端出行。吉利參股戴姆勒就是看中了未來在這個領域的建樹,通過發揮戴姆勒在高端汽車領域的地位來為高端出行提供一整套服務方案。

反過來說,戴姆勒對中國市場的需求是巨大且依然在擴張的,無論是自動駕駛技術還是在共享出行方面,中國都是戴姆勒推進先進技術和服務的試驗田,因此這是一個雙贏的合作。



來源:2018年03月05日 中國新聞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亞財經 的精彩文章:

江南經濟開發區能拯救深陷制裁的朝鮮經濟嗎?
川崎重工因質量問題鞠躬道歉,日本斯巴魯自曝篡改數據卻稱沒問題

TAG:東亞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