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儒家故事——畫虎不成反類犬

儒家故事——畫虎不成反類犬

本期儒家故事的主要人物為【馬援】

馬援

馬援(前14年-49年),字文淵。漢族,扶風茂陵人。西漢末至東漢初年著名軍事家,東漢開國功臣之一。新朝末年,天下大亂,馬援為隴右軍閥隗囂的屬下,甚得隗囂的信任。後歸順光武帝劉秀,為劉秀統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天下統一之後,馬援雖已年邁,但仍請纓東征西討,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將軍,因功封新息侯,被人尊稱為「馬伏波」。其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的氣概甚得後人的崇敬。

儒家故事

畫虎不成反類犬

東漢光武帝的名將馬援是戰國時趙國大軍事家馬服君的後代,年輕的時候曾在大儒滿昌處學過《齊詩》。馬援的兄長馬余早死,馬援就把馬余的兩個孤兒馬嚴、馬敦養在身邊,對他們就像對自己的兒子們一樣,關心愛護,嚴格要求。

京城裡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叫龍伯高,喜歡讀書,忠厚老實;一個叫杜季良,喜歡學武,遊俠仗義。馬嚴和馬敦愛學杜季良,成天舞刀弄棍,經常和一些自稱為「俠士」的年輕人在一起遊盪,又愛議論各種人物的隱私與過失。馬援對此擔心極了,經常苦口婆心,批評教育他們,但效果不大。

皇帝令馬援統率十萬大軍遠征,一路上軍務繁忙,戰鬥激烈,但他仍然牽掛著京城裡的兩個侄兒,擔心他們不知約束自己,學了壞樣。於是,利用一次大戰役後休整軍隊的空隙時間,寫了一封家信,派親信衛士急送到京城,交給兩個侄兒。

馬援在信中教導他們說:「人最最不好的習慣就是喜歡議論別人的隱私和過失。從今以後,你們要是聽見有人說長道短,在背後對人評頭論足,千萬不可以欣欣然地發生興趣,更不能參與進去。我寧死也不願聽到自己的子侄輩有這樣的惡劣行為。」

「京城裡有個龍伯高,他喜歡讀書,小心謹慎,謙虛恭敬;安分廉潔,從不信口亂說一句廢話。我敬他愛他,希望你們好好向他學習。即使學不到他的精神,而能模仿他的樣子。也能給人一個忠厚老實的印象,所謂塑造大雁不成功,還能像個鴨子。」

「那個杜季良,遊俠好義,急人所難,憂人所患,為朋友不惜赴湯蹈火,交遊遍於天下。他的父親過世,遠近好幾個郡都有朋友來幫他辦喪事。我也愛他敬他,但不願你們去學他。因為他的俠義行為後面,有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一般人是很難達得到的。你們學了他的模樣,學不到他的精神,就會被天下人看成輕薄子弟,學業荒廢,一事無成,就像畫老虎不成功,反像個狗一樣。這實在是我最為你們擔心的。」

「聖人認為一個人要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步步踏踏實實地做去,才能成就大業。你們若是能走好修身這一步,前途是無量的,我寄大的希望於你們。」

馬嚴、馬敦讀了馬援的來信,下決心痛改前非,從此投到名儒楊太伯的門下,認真讀書。

馬嚴鑽研《春秋左氏傳》 的大義,進而通讀儒家六經,博覽諸子百家的典籍,交結賢人學者,為京城人們所稱道;馬敦也學業有成。馬援死後,他們遷居到安陵鉅下地方,成為當地知名學者。

馬嚴字威卿,馬敦字孺卿,被當時人尊為「鉅下二卿」

好了,翰林書友會本期的儒家小故事到這就講完了,您有什麼收穫和感想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一起分享哦,讓我們一起期待一下個小故事吧。

熱門儒家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翰林書友會 的精彩文章:

好書推薦——搭建知識根基好書
好書推薦——靜心閑書

TAG:翰林書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