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聲春雷始驚蟄

一聲春雷始驚蟄

今日驚蟄,古稱「啟蟄」。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的開始。

自漢朝第六代皇帝劉啟開始,為了避諱皇帝的名字,人們將「啟蟄」改為「驚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進入唐代以後,「啟」字的避諱已無必要,「啟蟄」的名稱又重新被使用。但由於也有不用慣的原因,大衍曆再次使用了「驚蟄」一詞,並沿用至今。日本與中國一樣,在歷代的具注歷中使用「驚蟄」。此後,日本也採用了大衍曆與宣明歷。「啟蟄」的名稱則在日本的使用始於貞享改歷的時候。在傳統民俗中,驚蟄有祭白虎、吃酥梨、蒙鼓皮、打小人等習俗,以求能在新的一年裡避小人,遠是非,抖擻精神,身體康健。

在二十四節氣中,「驚蟄」大抵是最具有「動感」的節氣。春雷始動,萬物生長,休養了一個冬天的動物們紛紛在這個時候開始出來活動活動筋骨,禿頹了一個雪季的草樹也慢慢在枝頭擠滿苞芽。

驚蟄是生長的節氣,自驚蟄始我國氣溫回升,雨水增多,農家無閑。韋應物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驚蟄節氣在農忙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華北冬小麥開始返青生長,土壤仍凍融交替,及沿江江南小麥已經拔節,油菜也開始見花,農諺說「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

驚蟄也是生命的節氣,此時田野間青草開始生長,開始該給草食家畜提供青綠飼料,氣候適宜,養殖的家禽也開始抓緊時間育雛。「桃花開,豬瘟來」這一時期,畜禽的催肥補膘,春防、春配及防病工作都必須抓緊。

對於我們的蛋雞養殖來說 ,春天家養雞群很容易在季節變換,尤其是溫度變化較大的時候,患上疾病,出現弱雞、惡癖雞等。

因此,做好防疫措施非常重要,因此我們要特別注重一下幾點:

一、加強免疫定期消毒

二、雞群調整優勝劣汰

三、防寒保暖適度通風

四、增加能量增強體質

五、預防疾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蛋雞管家 的精彩文章:

TAG:蛋雞管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