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首劃自動駕駛區,自動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

上海首劃自動駕駛區,自動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

自谷歌於2012年5月獲得了首個自動駕駛車輛許可證以來,自動駕駛汽車的實用化發展已經步入第六個年頭。「自動駕駛」早已不是新概念,但由於其特殊性,長久以來都保持著相當的熱度,每一位科技大佬都熱衷開發這項技術。

而在2018年3月1日,上海市政府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試行)》相關情況,並發放了全國首批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號牌,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集團)被授予國內第一張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用牌照。標誌著自動駕駛車輛開始正式進入我國的社會發展之中,滲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

上海批複相關文件現場

既然上海市已經批複了相關文件,那麼該文件推廣全國還需要多久?自動駕駛技術離我們還有多久?

谷歌自動駕駛實驗車輛

事實上,自動駕駛的發展離不開「AI」技術的發展與完善,近年來AI技術逐漸臻於完善,為自動駕駛提供了發展土壤。國外有谷歌、特斯拉、寶馬(與百度合作),國內有百度(與寶馬合作)、中興通訊、深圳巴士集團等投入到了這項技術的研發,並進行了相關測試,說明這項技術的技術儲備已經較為完善,具體的民用運營則需要依賴AI演算法的進一步完善。

這是因為自動駕駛技術包括視頻攝像頭、雷達感測器以及激光測距器來了解周圍的交通狀況,並通過一個詳盡的地圖(通過有人駕駛汽車採集的地圖),由AI演算法對前方的道路進行導航。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當AI面對部分AI、部分人類的實際路況時,由於人類車輛運動的不可控性,極易出現追尾、碰撞等安全事故。而在2016年9月20日上午,特斯拉車主之子就因特斯拉自動駕駛演算法的不完善,追尾死亡。說明這項技術還不能滿足全部路況。

特斯拉

那麼,到底要到什麼地步自動駕駛才能完全運用與實際呢?小編認為,自動駕駛在二十年內不可能作為主要的出行方式,成本、安全等都是制約其發展、完善的因素。但這並不意味著自動駕駛就成為了「鏡中花、水中月」,其應當會作為一種輔助駕駛技術,幫助駕駛人判斷複雜路況,並在特殊情況下接管車輛的控制權(如酒駕等),確保駕駛人的安全。

但必須要承認的是,隨著上海自動駕駛區的劃定,自動駕駛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你支持自動駕駛嗎?為什麼?請在評論區留下你的寶貴意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微雜談 的精彩文章:

VIVO在2018MWC上的創新會是OPPO的寒冬嗎?

TAG:科技微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