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石灰窯與光獅岩—尋訪茶園十八排毛澤東小道

石灰窯與光獅岩—尋訪茶園十八排毛澤東小道

茶園十八排

近年隨著興國、泰和、萬安三縣之間的十八排高山風力發電站的建設,昔日紅軍敵後穿插的荒涼遠山,漸成綠色電力經濟開發的熱土。一條沿十八排山脊修築五十六公里的「天路」,讓我有機會走近紅軍當年星夜穿插的深山小道,再次激發了我尋訪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故址的信心。

前年和去年,我分別駕汽車和摩托車,沿著五十六公里的簡易山路調訪。我多次打聽到了地點,甚至讓人在地圖上指明,然後騎摩托車,在判斷應該是石灰窯的地方反覆游弋。奇怪的是,在別的地方詢問,都說知道石灰窯,甚至告訴我現在改名叫光獅岩了,但走到距離石灰窯附近一兩公里的地方詢問,卻都告訴我不知道這個地方。

我在石灰窯附近的人家蹭飯吃,吃飯時我們談論石灰窯的歷史與文化,吃完飯就告訴我不知道這個地方在不在了,可能被燒石灰燒沒有了。我次次皆乘興而去,失望而歸。

今年春節期間,在《愛尚興國》遇到從廣州回來拍微電影的馮英與從茶園趕出來見面的熊江和彭宗輝,討論十八排的歷史與文化,我尋找石灰窯的念頭,再次萌生。

從左往右:彭宗輝、胡玉春、熊江(黃貽輝攝)

2月26日早晨,我看一看天氣還好,約黃貽輝騎摩托車直奔茶園崗,找到熊江和彭宗輝,請他們帶路考察天子印、釣魚台、石灰窯、石榴坑、謝山下等地點。他們說因為路途問題,每次只能考察一個地方,問我最想去的是那個地點?我脫口而出:石灰窯!

吃過中餐,彭宗輝建議我們放下摩托車,開汽車去,當年毛澤東從茶園崗出發步行一天到達石灰窯,說我們今天開車去也得二小時。

從當年發布的命令中判斷,毛澤東對石灰窯是很熟悉的。他在命令里寫道:「著於明晨5時由現在地(富足)出發,經龍上、釣魚台到浪川之石灰窯宿營」。毛澤東下達命令的茶園崗,落款很清楚註明是「茶園崗第三軍軍部」。毛澤東的總部在富足村,位於茶園崗西面約五華里的十八排南麓。

霧漫十八排

十八排位於興國、泰和兩縣之間,海拔1,176米,是興國縣第二高峰、泰和縣第一高峰。據《興國縣地名志》記載:「十八排,在瀲江鎮西偏北32公里,茶園公社楚溪大隊西部.系興國、泰和縣界山。海拔1,1 76米,南北走向。植被松、杉、油茶、灌木。為縣境西北之屏障,高程居全縣第二。山脈逶迤橫亘,長6公里,共十八排。」《泰和縣地名志》記載的是:「十八排,位於縣境東南邊沿,為泰和、興國兩縣界山。面積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 76米,為全縣最高峰,其西南有海拔1,161米、1,132米山峰。植被松、雜木林。上山途經十八橫排,因名。」

途經天湖山

1931年9月7日至9日,毛澤東率領的紅一方面軍,與國民黨軍蔡廷鍇第19路軍、蔣鼎文第四集團軍在茶園鄉鄰近的高興鎮血戰三天,遭遇了重大傷亡,紅軍師長曾士峨、鄒平等數千名官兵犧牲。9日晚,毛澤東率紅一方面軍退入茶園鄉一帶休整。負責墊後的林彪、羅榮桓在晚上九點,寫了一份報告道:「職軍及三十五軍、三十五師,現收容之傷兵已有六百左右,但還有一小部分在陣地上未及收容,陣亡的數目不知,尤其是十一師及三十五師損失更大,十一師師長曾士義[峨]均陣亡,參謀長負傷,全軍共計傷團長六名,陣亡二名,其它尚未統計……」儘管傷亡慘重,休整兩天後,毛澤東、朱德依然決定翻越十八排,繼續追趕並截擊北撤的敵蔣鼎文第四集團軍。出於對翻越十八排的艱難考慮,毛澤東、朱德在命令中特別註明:「各軍應把政治部暫時留下照顧傷兵,候交通恢復,即往龍崗頭一帶歸隊。」據粗略統計,紅一方面軍在高興戰鬥後,約在茶園崗留下傷病員三千人左右。

泰和水槎遠眺十八排勝景

十八排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山脈,西至萬安、泰和之間的天湖山,東迄興國、泰和間的老營盤,俯瞰贛江,綿延起伏。為架設風力發電機而沿著山脊修築的簡易公路長達五十六公里,其中南麓興國方向有均村、茶園、高興三個鄉鎮,北面是萬安的寶山鄉和泰和的水槎鄉。這條高山公路低點大坳海拔662米,高點十八排1,176米,串連了145座高達八十米高的巨大風機。這條天路還接通了天湖山、黃龍坪、釣魚台等三座古寺。去年冬天,茶園鄉修通了一條通往黃龍坪古寺的水泥村道,還修通了一條通往釣魚台古寺的簡易村道,把當年毛澤東率領紅軍穿插截敵的崎嶇石徑,變成車輪滾滾的坎坷山道。值得讚許的是,修路時特意保護了紅軍穿插的秘道。

我們一行四人從茶園鄉富足、匡坊、楚溪登上黃龍坪,沿山脊的天路經十八排、石古坳到天湖山、西洋山,取道水槎、浪川,到達茶蕪村。這個茶蕪村其實是和興國縣的茶園村同名,為了區別寫草頭的蕪。我們找到一位熟悉情況的當地人,確認毛澤東筆下的石灰窯是不是改名為「光獅岩」。這位朋友雖然並不願意帶路,但告訴我們當年紅軍駐紮的石灰窯,原來叫獅子山,是一座狀如石獅的巨大石灰岩溶洞。改革開放後,當地採石燒石灰,將其改名為「光獅岩」。

光獅岩全貌

彭宗輝說在童年時期,曾經從茶園隨父母步行翻越釣魚台,經石灰岩去泰和的小龍。我們開車過去時,突然發現村道上出現一塊新立的石碑「獅子山寺由此進」。

來到獅子山我們才發現,這是一座並不高大的石灰石山峰,整個山峰腰部是巨大洞窟,寬達數十米,高達成十米,象一座大禮堂。在洞窟的另一邊,是一座獅子山寺。管理寺廟的老大爺謝大柳,聽說我們從興國縣茶園崗過來,非常熱情地告訴我們:他父親參加了蘇區革命,紅軍長征後逃難來到這裡,就在石崖內搭棚居住。他和三姐都是在這座岩洞里出生,這座岩洞過去只有他們一家人生活。現在他家在村裡開了一家小超市,他每天來獅子山寺兩次,照看香火。

採訪謝大柳

謝大柳說,獅子山是因為古代燒石灰,留下石灰窯的名稱。當年紅軍來這裡的時候,這個岩洞里有一條河,紅軍在岩內宿營和煮飯。紅軍指揮部曾經在這裡駐紮,洞內石壁上,過去有紅軍刻的字,上面寫有彭德懷和朱德等人的姓名。老人熱情地帶我們去看刻過字的石壁,可惜字跡模糊無法辨認。

光獅岩洞內

老人告訴我們,他家原來在興國的茶園鄉河背村下山坑居住,祖父參加紅軍,跟毛主席長征走了,父親謝光興也參加了紅軍。國民黨軍來茶園「圍剿」,父親所在的隊伍打散了,逃難來到這裡。父親四十歲的時候,回興國娶了媳婦,定居在這個紅軍駐紮過的山洞。可惜分田到戶後,村民重新來這裡燒石灰,把整個山岩炸毀一半。聽說曾經有人拿毛澤東的著作來尋找毛澤東住的地方,去年舊曆四月初,突然十幾部車過來,拍電視拍照片,宣布這裡成為政府保護的革命舊址。鄉政府去年冬天制止了燒石灰行為,把那些破窯推平了。

光獅岩洞內

站在獅子山石灰窯前,我感慨萬千。今天我才明白,為什麼我前年、去年的尋訪,都是找到附近後,卻突然人人都告訴我不知道石灰窯的原因了。我當時不但拿著《毛澤東軍事文選》來找,我還列印了幾份,散發給附近的農戶。或許是我的無心之舉,才讓這個革命舊址從重重迷霧之間,露出真容。

光獅岩洞背寺廟

離開石灰窯,我們經老營盤、釣魚台回到山脊的天路,天黑之後才從黃龍坪、楚溪回到茶園。我們約定,次日再從茶園出發,步行穿越當年紅軍翻越十八排穿插的石徑,去體驗毛澤東當年率領紅軍走向勝利的秘道。(待續)

霞映歸途

通知

愛好興國文化與歷史的朋友,想進入交流微信群的,可加小編微信聯繫。愛尚興國歷史文化研究院旨在研究、探訪、談論與交流興國的文化和歷史,領頭人為興國縣「國寶」專家胡玉春老師。胡老師為井岡山幹部學院特聘研究員,瑞金幹部學院特聘教授,贛州十大文化精英之一。胡老師極少外交,平日沉浸於各種文化研究與田野考察之中。純粹文化交流,進群者請不要發廣告!

???聯繫小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綠茶biao!
選對茶,才能「喝好茶」 你知道你自己適合喝什麼茶嗎?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