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國政協委員相繼抵京,今年全國兩會他們關注啥?

全國政協委員相繼抵京,今年全國兩會他們關注啥?

雪後新正半,春來四刻長。又逢兩會,來自不同行業政協委員,帶著人民的重託從祖國的四面八方齊聚北京,共赴這場春天的盛會。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

新時代、新氣象,新委員躊躇滿志,老委員們從容自信,科技日報記者探訪委員駐地,深深感受到了他們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滿腔履職熱情……

羅家均委員:新時代呼喚更深層次的改革

1日抵京後,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天津市委員會副主委、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副主任羅家均一邊學習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一邊忙著完善提案內容。

剛結束的三中全會擘畫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大計,致力於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羅家均感受到新時代密集敲響的改革鼓點。作為一名老委員,他感覺肩頭的責任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重了。

「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新起點上,新時代呼喚我們推進更深層次的改革開放。」羅家均委員說,天津濱海新區和中新生態城的快速發展得益於改革開放的紅利。現如今,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戰略格局中,更要藉助創新,通過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社會和城市管理等方面實現和諧發展快速,以開放倒逼改革。

今年的兩會,羅家均委員帶來了「進一步規範公開政府大數據」等兩個提案。他的提案中滿是「開放」「創新」「改革」等關鍵詞。他建議,要提升立法層次,進一步推動政府大數據有序、規範地開放,通過全社會共享,藉助大數據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智慧城市的建設是可觸摸的。城市治理智能化就意味著社會服務的精準化,政府要有序地將海量數據信息開放,廣范應用於社會服務領域。」羅家均說。

崔向群委員:中國科技發展後勁十足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投用、悟空、墨子號升空投用、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開建……近年來我國在大科學裝置上捷報頻傳。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崔向群率領團隊十年磨一「鏡」,建成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獲取光譜率最高的「天文光譜航母」LAMOST望遠鏡。作為科技界別新任委員,對於近年來我國大科學裝置建設上的成就,她感慨地說:「大科學裝置的建設為高水平的科學研究提供重要的條件,同時是國家經濟和技術實力綜合強大的直接體現。」

崔向群說,我國提出要在2050年成為科技創新強國,科技創新強國,不一定是各個領域都要爭第一,但是作為一個大國要把綜合實力拉上去。

提到中國科技發展,有的人會覺得現在我國科技實力已經全面超越,而另一些人則言必稱什麼都不如國外,這兩種看法她都覺得太極端。「對於我國現在科技的發展還是要看到成就、認清差距、正確認識、實事求是。」崔向群說,「目前我國科技發展才走到看文章發表多少、看引用階段,但這個還不是最後目標。不要盲目樂觀、也不用缺乏自信,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科技發展雖然差距很大,但後勁很強,我們要樹立自信。」

吳季委員:基礎科學研究要超前部署

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新任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原主任吳季過去主要關心的都是些自己所在領域的科學問題。參加了3天的新委員培訓後,吳季的思想有了些變化。

「以前對國家重大政策、精神都是被動地學習,今後要更加主動地去領會國家的大政方針,更多地站在國家角度上思考問題,多為科技界發聲。」吳季2日在委員駐地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到2050年,中國要想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的話,必須補齊基礎科學這塊短板」。吳季指出,基礎研究周期長、風險高,有些研究成果可能要等到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後才能顯現出來。

因此,他建議,在基礎科學領域要超前部署,進一步加強由政府主導、有組織的定向基礎研究,針對兩大類項目予以傾斜:一類是地面上的大科學裝置;另一類是科學衛星項目。

對100多年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成果來自於哪裡,吳季做了一個調研。調研發現,大概1950年以前,只有1項是來自於大科學裝置的。到1970年以後,就有超過40%是來自於大科學裝置,比如天文望遠鏡、科學衛星、加速器等等。到了1990年以後,這個比例高達48%。

「這意味著,在科技強國的競爭中,重大科技突破來自於政府主導的、有組織的定向基礎研究的比例會越來越高,需要更進一步加強投入和統籌考慮,這也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一個特別重要的方面,中國應該在這個領域作出更多的貢獻。」吳季強調。

孫朝暉委員:老委員履職初心不變

3月2日11時35分,推開駐地賓館房門,全國政協委員、攀鋼集團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孫朝暉正在電腦前修改自己的提案。

連任兩屆全國政協委員的他,每年春天來京參會時都要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反覆推敲修改提案、思考如何更好履職。「習近平總書記說,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作為老委員,要始終不忘履職初心,更不可鬆懈繼續前進的勁頭。」他說。

從國企供給側改革該如何進行到振興實體經濟,要加強企業的科技研發素養和培育,每件提案都來源於他對科技創新的關切、對經濟發展的思考。

孫朝暉堅信,只有深入基層調研,才能撰寫出帶著泥土氣息的提案,才能真正服務於新時代發展。今年兩會,孫朝暉一下子帶來了6個提案。他的提案更關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企業科技創新工作。

「企業要擯棄拿來主義,要靜心潛水,加大原創的科技研發和技術儲備投入,科技研發的造血機制建立了,企業才能長久保持活力,實體經濟振興也就水到渠成了!」孫朝暉說。

李琳梅委員:最惦記的是水資源安全

2日,在委員駐地,李琳梅還在房間里為提案做最後的修改完善。「作為政協的一名老兵新人,這次來北京,感覺身上的擔子沉甸甸的!」李琳梅說。

身為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所長,李琳梅連續10年任職福建省政協常委,5年任職天津市政協常委。今年春天,她首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提案件件關乎水資源安全。

「水資源短缺一直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京津冀是我國缺水最嚴重的地區,水資源缺乏已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短板。」她認為,與「南水北調」「引黃入冀」以及水庫調水等方法相比較,海水淡化屬於水資源的增量技術。

李琳梅介紹,目前全球約160個國家和地區已應用海水淡化技術。截至2017年,全球海水淡化工程規模已達9200多萬噸/日,約60%的淡化水作為市政供水。

「要實現上述目標,最重要的是海水淡化技術得到規模化應用。」李琳梅說,「雖然整體技術基本成熟,但從總體來說,我國海水淡化技術還未得到規模化應用,淡化水難以進入市政供水管網。這也是我的提案涉及的問題——推動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的對策。」

嚴琦委員:鄉村振興離不開科技支持

「我今年準備了6個提案,特別關注的是鄉村振興。」

來自重慶的全國政協委員嚴琦是連任三屆的全國政協委員,她說,積極提出提案,是一名政協委員積极參与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寫好提案,則是一名政協委員參政議政能力和水平的具體體現。

上屆履職期間她一共提交了49件提案,重點關注了餐飲業發展、留守兒童幫扶、教育、食品安全、創業、環衛工人等方面的問題。

作為一名餐飲界的政協委員,嚴琦並沒有把目光局限於自己的行業。

「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持,不過現在農技服務上還存在著科技保障不夠有力,農產品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不高的問題。」嚴琦呼籲農業科研機構建立院地合作、校企合作,加快新品種、新產品研發補發,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的技術進步,提高品牌質量。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劉義陽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年貨四十年變遷,科技成了主角
中國轉基因大米進入美國市場,美政府將轉基因食品商業化的底氣來自哪裡?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