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宋朝之後都不把都城設在長安,原因在這

為什麼宋朝之後都不把都城設在長安,原因在這

據統計,中國古代統一王朝以及割據政權建立的都城,哪個地方成為都城的時間最長?毫無疑問屬於長安。長安先後有十一個王朝、三位農民起義把都城建在這裡,歷時長達一千年,這在中國古代都城史中是絕無僅有的。

然而很遺憾的是,唐朝以後,除李自成蹦躂幾天把都城設在長安以外,再也沒有人把都城建在長安。除了兩宋不能收復燕雲之地,不得已分別以開封、杭州為都,遼、金、元、明、清均以北京為都。定都乃國之大事,需要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在唐末以後的千餘年間,所有王朝都不再選擇長安一帶作為國都,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先來看看網上比較流行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長安喪失國都地位是由於經濟方面的原因。在經過南北朝對峙以後的中國,經濟重心南移,關中距江南過遠,南方富饒的經濟不能夠惠及關中。然而這種觀點很快便不攻自破。經濟中心南移不代表政治中心南移。就拿當代來說,上海、廣州的經濟地位有目共睹,但是我們的首都依然是北京。所以,南方經濟再發達,也難以撼動長安國度的地位。

另一種觀點認為,長安失去國都地位是由於長安城的毀滅。事實上,長安城在唐末的確遭到毀滅性的破壞。881年,農民起義領袖黃巢佔領長安,對長安城內世族鄉紳進行洗劫和屠殺,後黃巢離開長安時,又放火焚燒宮室,連年不斷的戰爭對長安城破壞遠遠大於其修復速度。904年,朱溫為了更好控制唐帝,強迫唐昭宗遷都洛陽。臨走之前,為了徹底斷了唐朝舊臣還都的心愿,對長安城進行了徹底破壞。經過這次浩劫,宏偉的長安城被毀滅了。關於這種長安城被破壞無法修復的說法看似有道理,其實也很容易不攻自破。190年,軍閥董卓在關東十八路義軍的夾擊下不得不焚毀洛陽,跑路了。三十年後,曹丕就在被董卓焚燒過的洛陽稱帝,開創魏國。如果一個國家下定決心在某地建立一座城市,那是非常容易的,長安城即使被戰火焚燒乾凈,照樣能夠拔地而起。

為什麼宋朝之後都不把都城設在長安,原因在這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長安喪失國都地位是關中地區生態環境惡化。關中地區本來是富饒地區,關中平原沃野千里,渭水自西而東,奔流不息。然而在隋唐的三百餘年裡,隨著關中地區人口的增加,黃土高原被過度開發使用,造成水土流失嚴重;由於亂砍濫伐造成的森林減少,關中地區的水資源明顯減少。耕地變少,水資源枯竭,破壞了關中地區的生態環境,長安已經不能供養起龐大的人口,自然也就失去了作為都城的地位。雖然生態文明一說可信度較大,然而卻不是長安沒落的根本原因。

為什麼宋朝之後都不把都城設在長安,原因在這

根本原因在哪兒?在軍事,在戰爭。

由於唐朝奉行的是不修長城政策,唐朝對外達到了空前的開放。同時,唐朝對少數民族政策奉行和平共處原則,只要服從唐王朝即可。唐朝強大時這些少數民族自然俯首帖耳,唯唯諾諾,等唐朝衰敗時一個比一個兇狠。安史之亂後,在中國東北方的契丹族迅速崛起,並建立起一個龐大的農耕、游牧文明統一的國家,而對於統一了燕雲以南的宋朝來說,時時刻刻提防契丹入侵才是上策,如果把國度建立在離邊界線太遠的地方,禁軍怎麼能夠迅速去抵抗入侵的敵寇?開封這座以黃河為屏障的城市成了宋朝之選。而後來的遼、金、元、清,屬於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他們自然把國度建立在離自己大本營最近的地方吧?所以北京又成了他們不二的選擇。而明朝為什麼在朱棣之後定都北京?當時明朝最大的威脅來自北方的韃靼和瓦剌,後期來自東北的女真。天子守國門,明朝把都城放在離敵人最近的地方,這樣才能舉全國之力,抵抗外敵。而在歷史上,長安之所以會成為都城,還不是離少數民族比較近,方便抵禦和進攻?公元626年,突厥頡利可汗率領二十萬大軍直奔長安,只用旬余就突擊到距長安僅有40里的長安,最後幸得李世民一身是膽,在渭水和突厥結下「渭水之盟」。從這一個歷史事件中我們不難看出,長安這座唐朝的都城,離突厥這個強大的敵人並不遠。中國古代帝國的都城設置軍事、政治的中心,目的的為了對外作戰,至於此地經濟、生態,並不是首先考慮的因素。

唐朝以後,長安雖然不再是國都,但其地理位置仍然是相當重要的。歷朝歷代長安都是西部重要的軍事重鎮,通過它連接中國的東部和西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不同場合佩戴朝珠,都有什麼要求?所謂的意義何在
故宮內竟然也有警報器?它到底隱藏有多深呢?

TAG: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