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漲,為什麼其他諸侯國不效仿 原因在這

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漲,為什麼其他諸侯國不效仿 原因在這

秦國在戰國前期還比較弱小,經濟、文化、軍制等各方面都很落後,以致被東方諸侯視為戎狄。秦國在戰國前期,經常被魏國吊打。最慘的一次,要屬前389年吳起以未有軍功者五萬,兼車五百乘,騎兵三千匹,而大敗秦軍五十萬,盡奪秦國河西之地。

秦孝公繼位之後,痛定思痛,重用商鞅而實行變法。開阡陌、行縣制以加強中央集權,並實行「獎勵耕戰」、「利出一孔」的政策,驅使秦人必須以敵軍的頭顱換取功名富貴,以刺激秦人對戰爭的渴望。自此,秦軍出關征戰天下,便鮮有敗績。致使東方諸侯畏秦如虎,皆謂秦軍為虎狼之師。

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漲,為什麼其他諸侯國不效仿 原因在這

那麼,秦國因商鞅變法而強盛,而商鞅變法的措施又不是機密。為何其他諸侯,卻不效仿秦國的商鞅變法呢?

其一,商鞅變法的核心思想是「利出一孔、獎勵耕戰」。而這種變法措施也只適宜秦國那種社會結構較為簡單、經濟較為單一的國家。而魏、齊、韓等諸侯國的手工業及商業等都極為繁榮,其變革的方向就不可能是「利出一孔」。比如「利出一孔」的思想最早見於管仲的《管子· 儲蓄》篇,其中寫道:利出於一孔者,其國無敵;出二孔者,其兵不詘;出三孔者,不可以舉兵;出四孔者,其國必亡」。

但是,管仲的改革措施卻是通過一系列「通貨積財」的手段,以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甚至將娼妓行業都納入了官營。齊國在管仲的治理之下,商業昌盛、百姓富足,而齊地也是我國先秦兩漢時期最為富裕的地區。而富裕的地方,其謀生的渠道就比較多,故而對戰爭就失去了很大程度的興緻與依賴。

商鞅正是利用秦國的貧窮落後,將「斬敵首與功名富貴」相掛鉤,才激發了秦人的戰爭熱情。而東方各諸侯國,其手工業及商業等都較為繁榮,就不可能自斷經脈而實行「利出一孔」的政策。

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漲,為什麼其他諸侯國不效仿 原因在這

其二,效仿商鞅變法會動搖東方諸侯的統治基礎。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都紛紛實行不同程度的變法,以加強中央集權。而加強中央集權是以打壓宗族力量為代價的,而宗族的力量原是各諸侯國的統治基石,各諸侯國都是在兩者之間尋求一種平衡。而秦國的商鞅變法對宗族力量打壓最為徹底,這固然極大地加強了君權,但也使得失去宗族力量拱衛的「君權」變得更加脆弱。秦朝後來過早滅亡,亦與此有很大的干係。

其三,商鞅變法是以對外掠奪為基礎的。任何變革都是對利益的重新調整與劃分,其必然會觸犯既得利益者,而既得利益者本身又往往是實權者,這就是變革的最大阻力所在。就像一塊蛋糕,你無論怎麼分,都會有人不滿。唯一能安撫各方的辦法,就是將蛋糕做大,以讓各方都盡量滿意。而商鞅變法的成功,正是與秦國對外戰爭的勝利是相輔相成、互為促動的。假使,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接連幾場戰役都以慘敗收場,那麼,商鞅變法也就自然夭折。

而秦國實行變法之後,接連幾場大勝,也與秦國的地理優勢及其抓住了機遇密切相關。秦為四塞之國,易守難攻。正好趁魏、齊兩國爭霸,魏國慘敗,其西線力量防衛空虛。秦國又以欺詐之術大敗魏國,才奠定了秦對魏的軍事優勢。而東方諸侯都是四戰之地,不允許存在某國超強的局面,而很容易遭到他國圍攻,五國伐齊便是例證。所以,秦國後來的成功,也並不足以證明秦國的商鞅變法就優於東方六國的變法。

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漲,為什麼其他諸侯國不效仿 原因在這

而商鞅變法還有一個弊端,就是對掠奪頗為依賴。其兼并天下的過程,就如同不斷地併購資產,其資產是累積的過程。而一旦天下一統之後,情形就倒置了,秦國本身過於殘暴而與六國故地結怨頗深,且秦國較東方六國落後,商鞅那一套措施並不適宜東方六國的土壤。以致秦國起初併購過來的良性資產全轉化為公司壞賬,而秦帝國卻不能再通過戰爭的手段以獲得利益,反而要燃燒帝國的脂肪去各地平叛,結果連原本沒有起義的秦、巴蜀之地也被六國故地的起義所吞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明台要聽蘇武牧羊?蘇武牧羊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歷史出現的冷知識,寫詩詞最多的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

TAG: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