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18年全面屏繼續普及 6英寸以上成主流

2018年全面屏繼續普及 6英寸以上成主流

2017年被稱作全面屏的元年,這一年眾多主流廠商都開始推出全面屏手機了,但是直到2017年年底,我們才開始在中低端手機上見到全面屏的設計。那麼在2018年,全面屏設計將會迎來怎樣的發展呢?今天 Digitimes 援引 AVC(奧維雲)的數據,為我們做了一些預測。

我們先來看看2017年的數據,在這一年中,三星全面屏面板的出貨量最大,達到了1.36億塊,市場佔有率達到了64.6%,這顯然和 iPhone X、OPPO 和 vivo 新機的熱賣有關,這幾款產品搭載的都是三星 OLED 屏幕,而華為、小米等廠商則是使用的 LCD。

作為 LCD 全面屏的主要供應商,天馬和友達光電排在了二三位,出貨量分別為2300萬塊和1300萬塊。

有趣的是,如果按照屏幕材質來分的話,OLED 全面屏的出貨量其實是有1.39億塊的,其他300萬塊應該就是指的 Pixel 手機搭載的 LG OLED 了。而 LCD 方面,LTPS 材料的出貨量達到了4610萬組,這也是中高端全面屏喜歡使用的面板,至於 a-Si 材質的全面屏僅有2480萬組,搭載這種屏幕的絕大多數都是坑爹貨了,因為 a-Si 其實已經是「半淘汰」的技術了。

而在2018年,全面屏手機將會佔據主動,預計全世界賣出的手機中,40%都將搭載全面屏,這意味著全面屏面板的總出貨量將從2017年的2億塊上升到6億塊左右。各個廠商的產能將會遭遇挑戰。

在屏幕尺寸上,其實2017年不少全面屏手機的屏幕尺寸已經超過了6英寸,5.7英寸、5.8英寸、5.99英寸、6.01英寸和6.2英寸是最為常見的。所以在2017年,智能手機的平均屏幕尺寸已經達到了5.6英寸。隨著2018年各類全面屏手機的屏佔比不斷提升,6英寸以上的手機將成為絕對的主流。

不過最後還是要提醒不少「不明真相」的群眾,沒必要因為手機屏幕達到了6英寸就覺得它很大了,屏佔比的提升能夠讓小機身裝下更大的屏幕,並且18:9甚至19:9的屏幕比例也讓相同尺寸下的屏幕比16:9的屏幕更小,比如18:9的6英寸屏幕就比16:9的6英寸屏幕小一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威鋒網 的精彩文章:

三款新iPhone只有一部搭載OLED 但電池都有提升
MacBook Air「斷更」3年 今年或有望出新款

TAG:威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