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至今成謎,希特勒為何在敦刻爾克放走英國人?帝國之鷹後悔沒有動手

至今成謎,希特勒為何在敦刻爾克放走英國人?帝國之鷹後悔沒有動手

春哥聊二戰

【春哥註:一部二戰史,跌宕起伏,充滿了許多傳奇人物和故事,也充滿了戰爭的大場面,大格局,在諸多名帥猛將的指揮下,整部二戰史顯得雄渾激昂,而面對戰爭中犧牲的千萬靈魂,又會感到無助和絕望,戰爭意味著傷害和死亡。今天起,春哥這裡回顧二戰中比較著名的戰事,條分縷析,還原當時的現場,留下一些紀念的筆觸。】

1940年5月23日上午至24日,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先後佔領了布洛涅和加來。

24日下午,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已到達格拉夫林,離敦克爾克還有10英里了,而在其右翼的萊因哈特的第41裝甲軍,也已到達艾爾-聖奧梅爾-格拉夫林運河一線。兩支裝甲勁旅只須再努把力,就可直取敦克爾克,而後繼的幾十個步兵師也正源源不斷地跟進。古德里安等人躊躇滿志,決心率領他的裝甲部隊再打一個圍殲戰,將英法軍隊的數十萬人馬徹底消滅在敦刻爾克。

然而就在這時,第19裝甲軍和第41裝甲軍同時接了裝甲兵團司令克萊斯特發來的命令,要他們停止前進,並稱「敦克爾克之敵將全部留給戈林元帥的空軍去解決」。

古德里安接到命令後,立即向克萊斯特提出了質問和抗議,但得到的最後答覆是:「這是元首親自下達的命令,必須執行。」

希特勒擔心裝甲師團消耗過大,於是,古德里安和萊因哈特只得遵命停在運河一線按兵不動,而眼睜睜地看著英法比盟軍從敦刻爾克上船逃走。盟軍利用這一轉瞬即逝的喘息機會,得以實施從海上撤退的「發電機計劃」,最新的奧斯卡獲獎電影《至暗時刻》,表現的就是時任首相丘吉爾在這一關鍵時刻的決斷和勇氣,從1940年5月26日到1940年6月4日,從敦刻爾克先後撤出32.4萬人,其中法軍8.5萬人,成為日後反攻歐洲大陸的主力。

對於希特勒這一讓人費解的命令,至今仍然眾說紛紜,成了一個難解之迷。一種說法認為,是希特勒故意放英國人一馬,因為希特勒對英國人情有獨鍾,他曾說過:「他們那些人是有價值的人種。」他這次放走英國人,是想給英國人一情面,為日後和談留一條退路。

另一種說法是希特勒對自己的裝甲部隊異常迅速地挺進感到不安,怕他心愛的裝甲部隊陷入敵軍南北合圍。但不管哪一種說法,反正唯一的答案已經無從知曉,隨著希特勒的自殺而成為一個謎,而最後悔的就是被譽為帝國之鷹的古德里安,他的裝甲部隊閃電霹靂般橫穿法國大陸,結果一無所獲,如果當時他在敦刻爾克動手,那麼,對於英法兩軍來說將是一個真正的至暗時刻,也或許會改變世界史的進程,只可惜,這一切都不可重來。

希特勒在此是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它影響到日後對英國的入侵,並且使英國人以後在非洲和義大利能繼續作戰。

原創碼字不易,若覺得有收穫,轉發給更多人了解歷史!打賞自由,都是鼓勵,謝謝您!!若您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歡迎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擋住百萬大軍進攻的不是美軍炮火,而是一個尋常之物,究竟是啥?
兵臨城下,蘇聯狙擊手單槍斃敵300多,造成德軍軍心瓦解,一戰成名!

TAG:春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