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和我的自責

我和我的自責

無分別的愛

就是:

你本來就很好!

你不優秀也很好!

沒有人愛你,你也很好!

寫在前面:

剛加入花徑開始成長時,老師逼迫我們寫心得,因為寫可以更深入的觀心。正好過去一直有寫日記的慣,這個任務對我來說不是很難,於是流水帳一樣寫了很多。

後來做代理得到反饋,沒想到以前自己的一些成長心得,竟然對一些夥伴有很大的幫助。於是決定把以前寫的一些略顯「稚嫩」的心得陸續發在公號上,展現自己成長初期的心路歷程,給更多未進來或者新進來的一些夥伴們以啟發。

每一篇文章都有林老師的精心標註和點評,深刻體會到做老師的不易很懷念剛開始激情燃燒的成長日子,懷念看到點評後的激動,懷念那時候一起走的夥伴們

寫作時間:2013年5月

上周去看《中國合伙人》的時候,在商場走廊里碰到一起事件:當時只見一位媽媽指著李寧專賣店裡一位約20歲出頭的女售貨員大聲指責,她的身旁站了一個約五歲的小女孩,另一位40歲左右的工作人員正在給小女孩揉胳膊,那位小女孩沒有哭(或者是剛碰了哭過,現在平靜了),拿著一杯飲料安靜的看著媽媽。我駐足聽了一下,大意是那位小女孩 跑跑跳跳的時候碰到了專賣店門外的一塊促銷牌子,碰的比較重,胳膊有點腫。而看到此事的年輕女售貨過來沒有關心小女孩受傷沒,而是先關注她家的牌子碰壞沒,估計還呵斥了小女孩。雖然在這位媽媽的指責下道歉了,但是這位媽媽不滿意。隨著圍觀的人越來越多,這位媽媽越來越動氣,責罵售貨員的聲音越來越大,還 邊說邊往售貨員身邊湊的樣子,「你有孩子嗎?」「沒有。」(售貨員怯怯的答道)「你以後還打算生孩子嗎,啊?」「你這樣的道歉我能接受嗎?」此時我觀察了一下這位媽媽,個子165CM左右,年齡35歲左右,留著幹練的短髮,雖然生氣,講起話來乾脆利落,一看平時就是個厲害的主。這位媽媽責罵了一通,依然不過癮,掏出手機來給老公打電話,邊打邊對身旁的孩子說,「不行,這事不能就這麼算了,讓你爸爸過來!」本來看起來沒有大事的小姑娘,此時嚇的哇哇大哭。

看著哇哇大哭的孩子和那位害怕的售貨員,此時我多麼想上去安慰那個孩子兩句,再跟這位媽媽說:「你的孩子被碰了,你現在一定很生氣吧,但是你看你這麼大聲的說話,把孩子嚇到了,你這樣不僅對安慰孩子沒有好處,還會給孩子造成二次傷害。而且那位售貨員也不過是個大孩子,她已經道過歉了,你消消氣。你是一位媽 媽,你心疼你的孩子,她也有媽媽,她媽媽如果知道她的女兒被別人當著這麼多人的面罵的時候,一定也會很難過啊......」可是看著那位兇悍的媽媽,我怯步了,我怕她說「這關你屁事啊!」我怕她反問「你有孩子嗎,這麼站著說話不腰疼?」我想到了前一周在面對F的兒子時,雖然口口聲聲說要給他無分別的愛,結果在看護的兩個小時中,還是不停地要給兩歲的孩子講道理,雖然也知道他並不能聽你的道理,但是別無他法。這種父母對我們的教育模式,已經根深蒂固,並不能輕易改變。知道和做到,真的是兩回事啊。 我能保證我是這位媽媽的時候,自己的孩子受傷還被指責,我能不這麼生氣嗎?我真的能像自己想說的這番話這麼理智嗎?這位媽媽現在正在氣頭上,我的話即使再正確,她能聽進去嗎?想到這裡,我看了看那位並沒有安慰小孩而是把孩子拉到一邊,繼續給老公打電話的憤怒媽媽,我還是訕訕的走開了,告訴自己,你搞不定這 事,如果這位媽媽不管三七二十一,當眾指責你一頓,你一定面子上掛不住,我不敢想像那樣的場景,只好一步三回頭的走向了看電影的地方......

這件事一直在我的心裡沒有被放下,每當想起那位因為媽媽的大聲嚷嚷而哇哇大哭的孩子和那位靦腆無助的售貨員小姑娘。我的自責就就浮上來,彷彿有一個冰冷的聲音在對自己說:你還聲稱你是做幼教的?你還聲稱你見誰就逮著給誰講花徑?怎麼一到「行」的時候,你就變成縮頭烏龜了?

我當時一定是被那位媽媽的厲害給威懾了,我的懦弱和恐懼戰勝了我想要有的行動,站在生命成長的角度上,我應該和自己的懦弱和恐懼在一起。對 她說:寶貝,雖然你很想幫助解決這個不愉快的場面,但是你是不是因為那位媽媽看起來很生氣很厲害而很害怕啊?抱抱自己的害怕吧。雖然你是做幼教的,雖然你是在學習花徑的理念,但是畢竟兩者時間都不是太長,你的經驗和力量都還很不足,不足矣能解決所有的事情,而且你沒有孩子,對於做媽媽的心理,根本就拿不 准。沒有關係,天底下那麼多爛事,並不是都是你的責任,不要事事都苛求自己做的那麼完美,要學會接納自己,好好愛自己......

但是愛自己的聲音和那個冰冷的聲音相較,卻是顯的那麼不堪一擊,它在剛剛冒出一點苗頭的時候,就狠狠的被那冰冷的聲音打壓下去:總 給自己找借口!所謂接納自己就是給自己找借口?這次找了借口,是不是下次也一樣就有借口了?!這種自責和矛盾伴隨了我小一周的時間,想來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再自責再矛盾也回不去了,也只能無奈的接納已成定局的事實了。就在這個時候,我看到了褚靜微博上寫的一件「管閑事」的事,而結局恰恰相反!批判的聲音 立馬又來了,看看人家褚靜,真不愧於「師從林巨老師,致力於傳播花徑的:無分別的愛,和心在一起,靜誠正醇行的生命教育和生命成長。」而你,天天待在花徑人群里自稱「花徑人」,自己不覺得汗顏啊!!!我給褚靜留言道:你映照出了我的懦弱!褚靜回復說:幹嘛給自己貼那麼大個標籤啊,我也是有個過程的。

哦,原來我對這自己這麼不夠好,稍有一點地方做的不夠好,就深深的自責,不管這種責任應不應該攬到自己身上。

那天大家在群里聊到關於覺得父母應該是強者還是自己是強者的話題。我一下子就看到了那個被妹妹的領導圍著問話的小女孩,就像那天小組課上曾靜分享的時候說的一段話:一件事過去很久了,看似過去了,其實它在你的心裡是生了根的,一旦被觸發了,它真的好像還是那麼真真切切的就在你身邊一樣。是的,我是如此認同這個話,因為我心裡的這根刺,這麼多年過去了,一直未被拔除,一旦觸發,就針扎般的疼。

「你是唯一的家屬,我們得徵求你的意見,要不要通知家屬?」「現在不能通知,我三叔有高血壓,不能激動。」「哦,不過這可不是小事啊。」「我想等一等,明天再看情況。」領導們遲疑著說「那好吧,你是唯一的家屬,我們聽你的。」現在看來,一定是他們領導看我剛來時心急如焚的樣子騙我、安慰我說沒有生命危險時我就 真信了吧,一定是那個時候還沒有經歷過車禍而對「昏迷」沒有概念吧,一定是沒親歷過什麼叫「重症病房」而不知道天高地厚吧。那個時候除了在看到妹妹變形的一剎那忍不住哭了的時候,之後都很少哭過,因為我不能哭啊,我要做個「堅強」的孩子啊。就那樣,R和G陪著我,在12月寒冬的重症病房門外的鑽風走廊里站了一夜。一直眼巴巴的數著表,過五分鐘都覺得像一個世紀那樣漫長,期待妹妹快點醒來,結果,就是沒有好消息。撐到第二天中午,隨著8個小時一次的CT越來越頻繁,變成6個小時一次,4個小時一次,有那麼兩次,幾乎是2個 小時一次,我才意識到,事情好像並沒有我想的那麼樂觀!隨著病危通知書的下達,我腿軟了!我必須通知家裡人了,怕爸媽們這一代的長輩們承受不了,給表哥打了電話。家裡知道了,三嬸不住的打電話,我的聲音聽起來像沒事人一樣,後來聽一個嫂子說,她還安慰三嬸說,沒事沒事,她的聲音都那麼鎮定,以致三嬸得出一 個結論,以後再也不能相信電話里我的聲音。妹妹在重症病房的7天里,R、G、Y輪 流陪我守了前四天四夜,表哥守了三天三夜。記得三叔剛來的時候,還沒見到肇事的司機,我就對三叔說,見到他也不要發火了,他也不是故意的。很多人怕三叔見到那個司機,會對他拳加腳踢,可是三叔沒有。現在看來,我對三叔的勸說其實是多麼的殘忍,心頭肉一樣的女兒被撞成了那樣,面對肇事的司機,他卻只心平氣和 地講了幾句道理,還勸說他以後開車小心......妹妹轉入普通病房一個多月里,我每周三下班要跑去醫院看一次,平時晚上怕三叔一個人住胡思亂想,每天坐班車跑到園裡陪他,不顧加班和要早起的辛苦,星期六日再累,也要迷迷糊糊起來給妹妹做飯,為了能趕在11點前探視時間前送到醫院,就這樣持續了一個多月到妹妹出院,那一個多月我掉了10斤肉。後來過年回家,一家人在一起聊天,慶幸妹妹能恢復的這麼好的時候,大嬸對我說,現在香香好了,不怕了,你給我們說一說當時是個什麼情形。我一口回絕了 這個問題,對他們說,都過去了,你們就不要知道了,沒見過的人是最幸福的。我害怕他們通過我的描述了解和記住那個令人恐懼的場景,就讓我一個人承擔吧。

我又看到那個一年後依然對醫院有強烈恐懼症的小女孩,在Y做手術的時候,擔心她從外地趕過來的爸爸一個人害怕,因為我是如此能體會一個人在醫院的感覺,於是自靠奮勇跑去醫院陪Y的爸爸等她做手術。路過重症病房,我真的擔心自己暈倒,等待手術的三個小時中也是冷汗直冒。不知道為什麼,直到現在,每次路過清河999醫院,或者去醫院,或者在電視上看到ICU這三個字母,我的心裡都一陣狂抖。

我還看到了那個參加妹妹婚禮時返京,經歷了車禍,快被嚇傻了的女孩,一個人陪G手術,拒絕了要過來陪她的哥哥,擔心哥哥第二天還要上班。漆黑安靜的手術室走廊里一個人,連醫生都有點不忍,問護士,只有她一個人?此時媽媽的電話打來,「在火車上吧,走到哪兒了?」「嗯嗯,在火車上,沒事,就這樣吧。」

最近在幾件小事上,觀到了自己的「自我」,於是給自己狠狠的貼了一個標籤,你是一個如此自我的人!我為這個標籤懊惱、自責、挫敗!然而縱觀這幾年自己在處理經歷的這些大事上,心裡裝滿了別人,卻從來沒有自己的出現!扛著自己的害怕、恐懼、傷心、失落、勞累,只為讓別人不要擔心!原來我對自己是如此的殘忍啊!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是愛自己的,尤其是在近距離經歷了生死之後,我深知說不定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於是拚命的對自己好。即使一個人也不怕麻煩一有時間就給自己做好吃的,生日的時候給自己買個禮物,想去哪兒玩的時候不心疼錢,在感情上也是如此不委屈自己,雖然一再有人說,你不能只為你自己活著......而對身邊的朋友同事都羨慕甚至指責我過於愛自己時,我也以為自己是愛自己的,然而那只是我以為!最近在種種小事上我看到,自己竟然經常對內在的那個她冷漠、嘲諷、輕視、咆哮、踢打、廝咬、拳腳相加。不允許她有一點點不完美,不允許她有一點點考慮自己,不允許她出一點點的錯,不允許她不夠優秀不夠好被人嘲笑。

親愛的,是不是從今天起,你才開始真正走上回家的路。抱抱那個內在早已傷痕纍纍的自己,心疼心疼那個只顧著讓別人放心而自己背負太多的可憐小女孩。你只是如此柔弱的一個小女孩,你是如此需要別人來憐愛的小女孩。從今天起,不要只做那些表面愛自己的功課,更要做那些內心裡深深愛自己的功課。接納自己的任何不完 美,不要總想著出人頭地,不要總想著比別人堅強和能承受,只做一個普通平凡但活著自在的小女孩。讓我牽著你的手,不只為匆匆趕路,更要怡然的欣賞每一處的風景,讓我們共同積極樂觀勇敢地品味這一生中的酸甜苦辣。

我也曾觀到,自己的自我不接納、追求完美,是父母對自己完美要求的投射。那為什麼我從小就是如此聽話的孩子呢?不是也有那麼多從小就不聽話的孩子嗎?就像一位朋友在我的那篇《愛自己,有力量!》的文章下留言的一樣:也有人很早就明白。那些活在自己理想世界的~特立獨行的~誰要你是個乖乖~~

一次小組課上,楊文靜在分享的時候,林老師問怎麼修到的,她說不知道,也許是上輩子修來的,也許是上一代人替修來的,這句話讓我很有感觸,這一段時間我都在心得里控訴父母的嚴格要求,控訴他們的分別心。聽楊文靜那樣說的時候,我的腦海里立馬閃過一個念頭,我要以《感恩的心》寫一篇心得,為這一段時間以來被自 己狠狠控訴的父母平反。

記得初級課上,林老師講了一個案例,是一位作家小時候,他的爸爸帶他去看演出,後來為了幫助一個帶著兩個孩子看演出而買不起票的乞丐,把錢偷偷丟到地上,告訴他們那是他們掉的錢,而自己沒有錢看演出,只好帶著作家回家。這個案例讓我想到了小時候的一件事。大約是我10歲那年的冬天,爸爸出去小賣部買東西,大家正圍著一個髒兮兮的乞丐問話,據說那人還有神經病,一會兒清醒一會兒糊塗。爸爸回到家的時候,那個乞丐竟然順路跟著他回來了。那時候內蒙的冬天經常零下30多 度,那個乞丐竟然穿了一雙沒有腳後跟的破單鞋,腳後跟上有厚厚的老繭和裂縫,進門就去抱爐子。正值臘月做好年貨打掃衛生準備過年,媽媽和二姨縫被子,爸爸給乞丐倒了杯水拿了些吃的,看著狼吞虎咽的乞丐吃的差不多,爸爸就跟他攀談了幾句,問他哪裡的老家,會不會寫字。那乞丐吃飽了,人也精神清醒了。說是河南 的,會寫字。於是爸爸拿了張紙,讓他把地址寫下,再給家裡人寫一封信,說如果真的還記得自己的家,就給他家裡人拍電報,讓來接他。那乞丐高興壞了,寫下地址又接著寫信,只寫了一句,就抱著頭蹲在地上,又神志不清了。那時候我二年級,媽媽讓我去念信,信紙上是那乞丐的雋永的字跡:親愛的爸爸媽媽,見字如面 (這個寫信打招呼的方式深深的印在我腦海里,以至於我長大學寫信的時候,覺得寫信就應該用這個開頭)。媽媽和二姨一聽到這裡眼淚流下來。爸爸當天就帶了一些吃的把乞丐安排在一個光棍叔叔的家裡,第二天就在大風地里騎著自行車去給乞丐的家裡拍電報,那個時候最快的通訊速度就是電報,說是收留一個人,看是不是 他們家的。過了幾天收到乞丐家的電報,說是家裡走失一個人,要過來認人。臘月二十六,我們全家正在打掃屋子粉刷牆,鄰居的小孩來通報,因為那個乞丐老在光棍叔叔做飯的時候等不上開飯去揭鍋,叔叔用做飯的鐵鏟敲打了他一下,那乞丐竟然負氣給跑了!爸爸這下著急了,人家的家人已經要來接人了,結果人跑了,這可 如何交待,於是扔下手中的活兒,就又開始騎著自行車找人,一路找一路打聽,凡是聽說找這麼個人的人,都搖頭覺得爸爸真是不可思議,怎麼這麼愛管閑事,大冷的天沒事給 自己找事。那天天黑洞洞的時候終於找到了乞丐,又哄回來。這回又拿了鋪蓋送到光棍叔叔家,並答應每天自己去給送飯,不和光棍一起開伙。終於在臘月二十九過 年的那一天,乞丐的哥哥和姐夫千里迢迢的從河南趕來,把乞丐接了回去。據說乞丐是一個文化人,有先天性的神經病,在外地打工的時候犯病出走了,好幾年沒有回家也沒有音訊,家裡老媽媽的眼睛都要哭瞎了,尤其是一到過年別人家的孩子都回來的時候。要走的時候,那個從來不輕易言語的乞丐拉著爸爸的手不鬆開。所有送行的人都為之動容了......諸如此類助人為樂的小事不算少,爸爸是所有人眼裡的老好人,周圍人們無論是結婚和還喪事,都請他做東家主持事宜。有一次一個爸爸朋友的兒子要結婚,跟自己的親妹妹借錢,結果他妹妹不放心他的信用,需要爸爸給做擔保才肯借錢。姥姥家媽媽是老大,於是爸爸成了當仁不讓的大姐夫,姨姨舅舅家甚至叔伯姨姨舅舅家,一有大凡小事,就請爸爸來給出面做代表張羅拿主意......對姥姥姥爺的孝順,那就更不用提了,親生父母能做到這個份上也不錯了,這大約也是姥姥家所有人都敬重爸爸的原因吧。再看媽媽,雖然是個沒有文化的家庭婦女,同樣善良,我小時候家裡養的小雞死一隻,媽媽都要淚水漣漣的婉息半天,吃苦能幹也是出名的,又心靈手巧賢惠。小時候不管什麼時候餓了,媽媽不管手裡在做什麼,都會停下來給做飯,從來不讓湊合著吃,更不讓吃冷飯。別人的爸爸媽媽還有個自己的小愛好,打打麻將。而我們的父母,總是安靜的陪著我們,狠不得兩隻眼睛在我們身上的生了根,從不用移開。小時候每每想跟堂弟堂妹抱怨一下爸爸媽媽時,就會聽到:如果你爸爸媽媽這樣的你還抱怨,那你覺得什麼樣的爸爸媽媽才是好的爸爸媽媽啊。媽媽給我改造的小衣物經常把妹妹羨慕的不得了,有年寒假在妹妹學校補課,每天早上爸爸五點多起來給做飯,羨慕壞了妹妹,要知道她每天早點只是隨便對付著饅頭什麼的。我記得13歲的時候和表弟聊天,表弟的一席話讓我至今記憶猶新,他說一般人的家庭里,夫妻倆都是有一個能持家過日子的,就有一個大手大腳亂花錢的,少見我大姨和大姨夫這樣的,兩個人都是努力賺錢卻沒有一個亂花,只顧培養兩個孩子的。我有如此令人驕傲的父母!

沒錯!就是這樣善良仁愛的父母,就是這樣勤勞正真的父母,就是這樣德高望重的父母,就是這樣傾注全部心血在孩子身上的父母,他們讓我們感到深深感恩的同時也意識到「權威」的強大力量!他們讓我們不敢反駁父母,他們讓我們認為父母都是好的,都是對的,要對他們言聽計從!於是只要有一點點做不好,他們說是我們的錯,那就是我們的錯!跟別人鬧矛盾了,明明是對方的不對,他們也要說,你走開不就行了嗎,吵架有什麼用,能解決問題嗎?要好好學習,要助人為樂,要感恩於人,要謙讓謙虛,要尊重別人......不要與人吵架打架,不要背後說人壞話,不要坐沒坐樣站沒站樣笑沒笑樣......他們的這種種要求,投射在我們身上成了我們自己對自己的要求。現在看來,這要求簡直不是人的要求,這是神一樣的要求!漸漸的,我也把這種要求投射在找男朋友的要求上:要有才但不張揚,要謙虛又自信,要幽默又安全,要會過日子又不小氣,要主見而又不大男子主義......這神一樣的人哪裡找啊!我們對自己的不接納,終將表現在對別人的不接納上面!!!

「完美」了這麼多年,就自責了這麼多年!也就迷途了這麼多年!親愛的,今天讓我帶你回家。看著我和我的自責,與她們和平共處,最好的辦法就是「發親思」,把所有愛自己、包容、寬恕、體貼的詞,都給自己,好好的愛自己!不再自責!只有真正的接納自己,才能接納別人!

心語:一篇雄文,從成長講到教育,分析得淋漓透徹。

不能做得再好了!

作者| 素苗,幼教互聯網從業6年,親子教育指導師,花徑教育機構家庭教育指導師,無分別的愛家庭教育推廣與實踐者。

微信公號:聞雪青年(hehedejia2015)

有任何關係上的困惑,可免費私聊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雪青年 的精彩文章:

素苗答疑(九):孩子瘋狂玩遊戲看電視管不住,好擔心他的眼睛啊!

TAG:聞雪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