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血糖儀不準:這 4 點助你了解真實血糖

血糖儀不準:這 4 點助你了解真實血糖

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低血糖。低血糖可導致不適甚至危及生命,也是血糖控制達標的主要障礙之一,應該引起特別注意。

當面對患者的血糖監測數值時,應深入全面的了解這些數字,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把握真實的血糖狀態,並以此調整用藥劑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儀器誤差

對血糖儀準確性的要求,目前國際上遵循的是 ISO15197-2013 標準,其對血糖測定的準確度和精密度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要求患者同一部位血樣血糖儀測試的全血結果和生化儀測試的血漿結果之間的偏差應控制在如下範圍:

至少 95% 的測試結果滿足,當血糖濃度

當血糖濃度 ≥ 5.6 mmol/L 時,應在±15% 偏差範圍內。

如何理解?

當血糖 ≥ 5.6 mmol/L 時,±15% 的偏差不會對患者的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臨床意義有限,我們可以暫且不談。

而對於血糖濃度

根據國內外的相關指南,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判定標準為 ≤ 3.9 mmol/L,嚴重低血糖的判定標準為 ≤ 2.8 mmol/L。

根據 ISO 的標準,當血糖測定值為 3.9 mmol/L 時,實際的血糖值為 3.9±0.83 mmol/L,即 3.07~4.73 mmol/L;當血糖測定值為 2.8 mmol/L 時,實際的血糖值為 2.8±0.83 mmol/L,可能存在的最低值僅 1.97 mmol/L。

測定方法局限

目前臨床使用的血糖儀檢測技術均採用生物酶法,主要有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葡萄糖脫氫酶(GDH)兩種。兩種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GOD 法對葡萄糖特異性高,不受其他糖類物質干擾,但易受氧氣干擾。

GDH 法又分為吡咯喹啉醌葡萄糖脫氫酶(PQQ-GDH)、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脫氫酶(FAD-GDH)及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脫氫酶(NAD-GDH)三種。PQQ-GDH 法不能區分麥芽糖、半乳糖、木糖與葡萄糖;而 FAD-GDH 和 NAD-GDH 法不能區分木糖與葡萄糖;這些均可能會導致血糖假性升高。

被檢標本因素

1. 紅細胞壓積

血糖儀採用血樣大多為全血,因此紅細胞壓積對結果的影響較大,相同血漿葡萄糖水平時,隨著紅細胞壓積的增加,全血葡萄糖檢測值會逐步降低。有紅細胞壓積校正的血糖儀可使這一差異值減到最小。

2. 藥物干擾

常見干擾物有乙醯氨基酚、維生素 C、水楊酸、尿酸、膽紅素、甘油三酯等內源性和外源性物質,當血液中存在大量干擾物時,血糖值會有一定偏差。

3. 體內物質干擾

體內的尿酸、膽紅素、谷胱甘肽可與色原物競爭過氧化氫,影響 GOD 法檢測結果;溶血時紅細胞釋放的有機磷酸酯及酶類可消耗 NADP,使 GHD 法的測定值下降。

4. 標本放置時間

室溫下,血細胞中的葡萄糖以每小時 5%~7% 的速度進行糖酵解,放置的時間越長,對結果的影響越大。

5. 患者的狀態

緊張情緒、過量運動均可對檢測結果產生較大的影響。

指尖血與靜脈血的差異

通常血糖儀採用毛細血管全血,而實驗室檢測的是靜脈血清或血漿葡萄糖,採用血漿校準的血糖儀檢測數值空腹時與實驗室數值較接近,餐後或服糖後毛細血管葡萄糖會略高於靜脈血糖。

用全血校準的血糖儀檢測數值空腹時較實驗室數值低 12% 左右,餐後或服糖後毛細血管葡萄糖與靜脈血漿血糖較接近。

編輯 | 玥廷

題圖 | shutterstock.com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 中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專家共識[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2012,28(8):619-623.

[2] ISO. In vitro diagnostic test systems-Requirements for blood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s for self- testing in managing diabetes mellitus [S/OL]. [2015-08-20] http://www.iso.org/iso/home/store/catalogue_ics/catalogue_detail_ics.htm?csnumber=54976

[3]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血糖監測臨床應用指南(2015年版)[J]. 中華糖尿病雜誌,2015,7(10):603-613.

[4]劉蕊,主編.臨床生物化學技術[M].鄭州大學出版社,2013:1-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分泌時間 的精彩文章:

酸中毒補鹼:碳酸氫鈉怎麼用才不出錯?
糖尿病指南新增:SGLT-2 抑製劑應用 4 要點

TAG:內分泌時間 |